2025-06-18

城步兰蓉乡大力保护和弘扬苗拳苗狮非遗文化

桌上打拳 庭院舞狮

邵阳日报讯(记者 谭宇 通讯员 陈健)6月13日,天微微亮,城步苗拳第六代传承人陈本兆便来到自家房屋的前坪开始热身。一套流畅的拳法打下来,他虽满头大汗,嘴里却直呼痛快。

苗拳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兰蓉乡水源村陈家坝,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最初用以抵抗外来侵略,打击匪盗,护佑乡里,后逐渐演变为表演艺术。据苗拳第六代传承人陈本兆介绍,清朝时期,兰蓉黔峰山聚集一股土匪,时常下山抢掠,为祸乡里,陈家先祖陈作发为保境安民,决定前往峨眉山习武。艺成回乡后,陈作发率族人赶跑土匪,还当地一方安宁。历经陈氏族人世代潜心钻研,并汲取其他门派武学精华,形成了如今的城步苗拳。城步苗拳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拳种,基本特征是手法快、步法稳,多手法、少腿法,堪称“堂屋里可练功,桌子上可打拳”。

陈本兆6岁起便随父辈习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洒扫庭院,然后开始练武,数十年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为进一步发扬光大城步苗拳,在陈本兆的带动下,当地组建起一支40余人的苗拳苗狮表演队伍。他们活跃于全国各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多次在全国民运会等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2014年、2018年,他们在湖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节目比赛中两次荣获金奖;2015年,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节目表演中摘得银奖,成为城步苗拳的“活名片”。2013年,“城步苗拳”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和保护项目;2020年被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认定为邵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兰蓉乡是“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民风淳朴、苗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有苗拳、苗狮、唱调等特色民族文化。近年来,该乡通过“展演+培训+研学”三位一体模式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苗拳苗狮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弘扬,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该乡年均组织开展苗拳、苗狮、苗歌等特色文化活动20余次,其中苗拳苗狮表演在城步60周年县庆、“六月六”山歌节、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中表现亮眼。

为促进苗拳苗狮更好地传承,兰蓉乡积极探索创新,推动苗拳苗狮进校园,通过每年开设暑假、寒假苗拳班,举办武术讲座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武术的魅力与乐趣。陈本兆欣慰地表示,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孩子跟他习拳,“看到他们眼中的热情,我知道这门技艺后继有人了。”他坚信,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苗拳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