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思想者营地

以我之笔,写我之心

——《刘志坚散文选》后记

刘志坚

人生多歧路,路遥遥,风萧萧,吉凶难料,世事随风飘。

那时,我还在读书,《文汇报》“笔会”副刊先后两次征文,我都获了奖。自己没在意,同寝室的罗恢同学,将两篇文章和获奖公示从报上剪下贴好,并书上“一个作家从这里起步”,用双手递给我。我讶然而惊,欣然接过,因为他递给我的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那时,青年人对当作家还很向往,不像现在,不屑一顾。于是,我一往情深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文学之路,荆棘满途……劫后余生的我,很是执拗,依旧不屈不挠,执着为文。

待我再见到罗同学时,是三十年后的一次校友聚会上。我埋怨他误导了我。我说:自古文章厄命穷,你却推了我一把,让我误入文坛,虚掷岁月,困顿一生。

他嘻嘻一笑:你应感谢我,圆了文学梦,成了名人;你感到失落,那是因时代变化太快,“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我从来只是以我之笔,写我之心,抒我之情,了无声息地写生活之真,扬人性之善,抒人情之美。别人涂鸦我涂鸦,别人出书我出书。自己出了十几本书,写了几千篇短文,内部刊印的、电台播放的文章,也上千篇,存稿盈尺,奖状半箩筐。我说:三千文章百余奖,一世涂鸦两袖风。言之不虚,但似乎也一文不值!

从获奖处女作到今日收笔,已七十年了。之所以还在文字堆里寻觅,为的是编这一菲薄的散文选,作为心路历程的印记。

回看自己,真是“百年身世成何事,回看西山又落晖”(元人黄庚诗)。一生游走于散淡文字,虚掷了漫长的美好岁月。真的是当年心气当拿云,今日无言暗自伤……也罢。荀子有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纵观古今,一个人立身天地之间,行事宇合之内,要身端影正、无愧于心,成败不是量人斗,穷也好,富也好,都无关紧要。

人生如寄,重要的是要身体好。我生活过,也努力过,这就够了,因为这才是最真实,也是最美丽的。

(刘志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