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邵县以公德教育为核心,创新推行“四会”“四评”“四同”文明实践模式,依托群众自治力量破除陈规陋习,培育出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时代新风。
建立“四会” 强化群众自治组织
新邵在全县413个村(社区)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四个群众自治组织,推选有威望的乡贤、能人,及婚事、丧事操办人等参与,完善组织章程和各项制度,推进红白事操办条款细化、量化、标准化,让群众移风易俗有据可依。同时,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充实移风易俗条款,激活村民自治与监督效能。
坪上镇水竹村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推进殡葬改革,形成“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余不办”共识。当地明确丧事“六个不”标准(不送礼、不放鞭炮等),改革后村民治丧费用大幅下降。村内丧事开支普遍控制在2万元内,最低仅9000元。小塘镇渡头桥村红白理事会协助村民王向阳简办妻子丧事,费用仅2.8万元;坪上镇朗概山村老党员钟丁茂更承诺身后火化,捐出2万元助力村建设。
开展“四评”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新邵县通过县、乡、村三级“平安家庭”“文明卫生家庭”等“四项评比”,以身边典型带动家风、民风建设。从移风易俗示范村选拔代表组建宣讲团,开展“移风易俗大家谈”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
新邵县各村还因地制宜,通过“家风银行”“公德银行”“积分管理”“网格化管理”等为抓手,将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有机融入居民生活的角角落落,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自觉塑形。
南岳村设置“公德银行”,激励村民遵守大家共同商讨制定、一致表决赞成的“村规民约”。“老百姓做得好,遵守了村规民约中规定的婚丧从简、邻里和谐、环境卫生、集体经济、公益事业等内容,就能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免费兑换生活用品。这不仅仅是奖励,更象征着一种荣誉,所以大家都乐意支持。”村民张大爷说。
酿溪镇王家坪村推行积分制,将移风易俗等事务纳入考核,累计产生3.2万分,107名村民兑换物品超300次,带动30余户获评文明家庭,简办红白事成为常态。积分活动有效激发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思想,现在,村民简办红白事成为常态。
践行“四同” 加强服务群众能力
新邵县推行党员干部“四同”行动,要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搞卫生、同劳动,以躬身实践带动乡风转变。
新邵县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婚育新风”“敬老孝亲”等主题活动,并组建志愿宣传队,通过入户宣讲、说服教育等方式,纠正不良倾向。2024年10月以来,新邵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如今,全县家家户户遵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和“三个三”、禁炮等原则,村民公德意识明显提升,邻里关系显著改善,文明乡风愈来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