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小陈,因为智力发育迟缓,生活学习中经常显得与众不同。上课时,他总是一脸茫然地望着黑板,即使是最简单的加减法也要反复用手指数很久;吃饭时,筷子总是握不稳,饭粒洒得到处都是……有一天小陈因为不适,在座位上吐了。当时大家都在操场上做课间操,等我们回到教室看到这一幕时,没有人惊呼,没有人抱怨。班长轻声说了句“我来收拾吧”,立刻就有同学递来拖把和抹布。有人顺手倒来温水给小陈漱口,还有同学自然地打开窗户通风。整个过程仿佛演练了无数遍,却又是那么随意自然。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人性最温暖的光辉。
走出校园,我常在街头巷尾看到形形色色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有拄着拐杖艰难穿行的老人,有坐着轮椅独自等候的年轻人。每当此时,我就会想起小陈,想起我们班那份自然而然的善意。这让我明白,一个真正友好的城市,不仅需要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更需要每个市民心中那份不经意的善意。真正的友善,是发自内心的随手相助,是不求回报的举手之劳。
(指导老师:贺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