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股刺骨的风刮过我的脸颊,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了邵阳这座城市。看着被风卷起的漫天黄叶,我的思绪也回到了那年冬天,那个我将铭记一生的日子……
那年大伯开了一家米粉店,生意非常火爆。店里只有我大伯大娘和堂弟在工作,经常会忙不过来,因此我一放假或是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店里打下手,忙完后也总能收获一碗热腾腾的米粉。那天,雪堆了厚厚一层,狂风不知疲倦地刮着,店里没什么人。毕竟没人会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雪来吃一碗米粉吧,我这么想着,百无聊赖地看着外面的雪。
蓦地,店里进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他约莫四五十岁,穿着一件略显臃肿的黑色大衣,双手缩在袖子里,头上戴着一顶样式老旧的毛线帽。进来时,他还不停跺脚、哈气。大娘看见他,连忙招呼着问他要吃些什么。他先是笑了笑,然后眯着眼看起了菜单。过了会儿,他说:“要一碗粉,加木耳豆腐。”大伯听后问道:“大碗还是小碗?”他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小碗吧,我给现金。”随即他便在大衣口袋里掏了起来。当看到他用龟裂的手指颤巍巍地拿出一张破烂的五元和一枚硬币时,我心底不由一惊。他似是有些不好意思,脸颊逐渐升起两抹红晕。
大娘好像看出了他的不自在,笑着接过钱,说道:“过去找个位子坐吧。那边有热水,可以自己去接。”他一边道谢,一边坐了下来。
我感到有些奇怪,自始至终都没见他露过左手,就连掏钱那么费劲时,他也只是将右手使劲从口袋里拔出来,并没有用左手辅助。我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他去端做好的粉。领餐口旁边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的是一些小料,如葱、姜、蒜之类。我看见他走到那,犹豫着,似乎想要加点什么,但最终没有加任何东西。到了用餐桌旁,我将附赠的醋包和酱油包递给他,说一句:您慢用,这是小店附赠的。他十分感激地用右手接过。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左手光秃秃的,没有手指头,怪不得他不想让人看见。
他在接过料包后,用左肢将其按在桌上,右手去撕边缘的缝合线,但撕得十分吃力,且可能会将料汁洒到桌上。与料包的这场斗争败下阵来,他有些尴尬地埋头吃起了粉。
我转身冲进了后厨,翻找出一把剪刀。我把它拿到水龙头下仔细冲洗了一遍,又用纸巾擦干,快步走到他面前,说:“叔叔,我帮您剪开料包吧。”他愣怔地看着我,不一会儿,浑浊的眼睛迸发出明亮的光彩,说:“好,好,谢谢你啊,小妹妹。”我微笑着回答:“不用谢,这是我该做的。”
外面风雪渐渐停了……他要离开时,脸上又挂着熟悉的笑容,大声说:“这次谢谢你们了,下一次我还来你们家呷粉。”我们笑着热情地和他挥手作别:“欢迎再来。”堂弟问我为什么要找剪刀,直接撕开不行吗?我说:“因为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用健全的手指帮他,这可能会唤起他一些痛苦的记忆。”经过这件事,大伯决定将醋包和酱油包改为瓶装的醋和酱油,放在每个餐桌上,并将放小料的桌子扩大。
近些年来,邵阳大力开展助残活动,关爱残疾人设施陆续增加,还对残疾人家里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周围的人们,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即使在严冬,这座湘西南的小城也是暖意融融,因为这座友善的城市中有许多友好的人。
(指导老师: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