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持之以恒纠“四风”

张才清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大力整治“四风”,党风政风显著改善,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优化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

“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同时“四风”还会衍生其他不正之风,党内存在的不少问题与“四风”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现在压下去了,但如果不较真,如果不防微杜渐,还是会卷土重来的。

历史经验表明,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伟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优良作风。事实证明,作风建设是党的永恒课题,抓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顺利推进,反之则会受挫。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风”问题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隐形变异、反弹隐患犹存,必须保持清醒,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四风”的表现有很多。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

“四风”问题根源复杂。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的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享乐主义的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四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制度机制不完善和监督惩处不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纠治“四风”指明方向:解决“四风”问题,要标本兼治,既治标又治本。对于面上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同时还要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深层次上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

要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得“软骨病”。要开展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从思想源头上抵制“四风”。

要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要健全作风建设机制,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权力监督制约、群众民主监督等制度,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公平公正,为民所用。

要严肃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对“四风”问题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彰显执纪从严的导向。要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的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警示效应。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