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培育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深刻道出劳动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本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崇尚劳动、认可劳动价值、推崇劳动之美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需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劳动精神的践行提出新要求。我们应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崇尚劳动中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在热爱劳动中培育积极劳动态度,在辛勤劳动中提升劳动能力,在诚实劳动中锻造劳动品德,奏响新时代劳动凯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邵阳答卷。
随着时代发展,劳动内涵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体力付出,更体现为创新创造的智力贡献。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呼唤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亟需适应新业态的劳动者。劳动形态的迭代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广大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因此,重视提升劳动者素质,引导劳动者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成为时代所需。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讲好他们的故事,引导全社会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讲好劳模故事、宣传劳模事迹,能让“劳动者最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劳模的热潮,进一步优化尊重劳动的氛围。同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改善劳动条件、提升劳动者待遇,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推进高质量就业,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与创造潜能,助力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