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左一)和团队成员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
▲曾昌察看汽车轮毂修复情况。
“这个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就是我们项目的主角——轮毂。”4月16日,在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大楼,曾昌蹲在一辆汽车旁,一边轻轻抚摸着轮毂光滑的表面,一边向记者介绍,眼神中满是专注。
今年19岁的曾昌,是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也是重整其“毂”——国内首创激光复合轮毂修复技术开拓者项目的负责人。近年来,他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痛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在创业之路上迎接着无数挑战,也收获了无限可能。
天赋初展 实习中抓住商机
在汽车维修领域,曾昌早早表现出了优于同龄人的出色天赋。初中毕业后,他进入武冈市职业中专学习汽车制造与维修,在实操中培养了过硬的动手能力,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材料学相关知识,为后来的项目研发打下了理论基础。2022年,曾昌带领队员参加邵阳市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那一年,他刚满16岁。
2023年,曾昌进入一家全国知名的汽车保养连锁店实习,并取得美容高级技师企业认证。实习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顾客对汽车轮毂的保养很不上心,往往是等到轮毂表面布满裂缝才会送来维修,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常规轮毂修复时长在6至24小时,耗时较长,这无疑又给顾客增添了不小的麻烦。
“轮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汽车部件,却关系到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每年约1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轮毂断裂导致。”曾昌从中嗅得一丝不寻常的商机,他决定专攻汽车轮毂修复领域,利用所学优化改进现有的修复技术。
大一入学后,曾昌开始积极组建项目研发团队。他的团队成员,有的来自电子商务专业,负责市场调研和企业对接;有的来自室内设计专业,负责建模和图纸设计;有的具有材料学背景,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成员之间形成了学科、分工上的优势互补。
紧盯目标 创新成果落地生金
作为团队主心骨,曾昌不仅要做好团队的日常管理,更承担着技术研发和资金筹措的双重压力。
“老式的喷头、粉末等修复工具和以铝合金材质为主的汽车轮毂不相匹配,造成了传统的轮毂修复结合强度低、质量不稳定、修复时间长等问题。”经过长时间实验,曾昌得出了这一结论。他掏出辛苦攒下的积蓄购买原材料,打算对修复工具进行升级改装。一开始还算顺利,但随着项目推进,研发成本之高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无奈之下,曾昌只好向父母求助。等待研发成果的过程中,父母却慢慢失去了信心,认为再投钱进去也不会有什么回报,劝他就此放弃这笔亏本的买卖。资金面临断流危险之际,项目指导老师向柳芳和远在深圳开公司的伯伯伸出援助之手,为项目补上了资金空缺,团队成员们也送上了暖心鼓励。
“我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底!”曾昌暗下决心,带领团队日夜不停地调试喷头内部零件,研究了近千次粉末配比,投入近60万元创新熔覆材料、设备和工艺,历经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激光熔覆增材再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修复材料与修复面结合强度低的技术难题。相对常规轮毂修复技术,其修复时长缩短至原先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轮毂使用寿命提升百分之二十,各项力学指标明显上升。
目前,曾昌团队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学校的牵线搭桥下,与车之翼汽车服务中心、百援精养等连锁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意向合作金额达280万元。
肩负使命 坚定护航平安出行
4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奖名单。在这个获奖概率仅为万分之九的大赛中,曾昌及其团队带着项目成果一路披荆斩棘,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斩获国家铜奖。这也是我市在该赛事中唯一一个由高职院校学生取得的荣誉,实现了新突破。
“付出终于被看见了,心里感到无比自豪。没有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奖项。”成绩公布后,曾昌心里积攒的压力终于有了出口,他放下手上的工作,和团队一起好好聚了个餐。
谈到坚持做项目的初心,曾昌陷入久远的回忆。“小时候乘车在高速路上出过一次很严重的车祸,事故起因就是轮毂断裂,直到现在我仍记得车祸现场的惨烈场景。”他说,“因为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好轮毂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争取让每一台车都能安全行驶,每一位司机都能平安到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
“未来,我们会扩大专利的应用范围,从汽车轮毂修复延伸至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铝合金修复。”曾昌始终坚信,个人的成长应与国家科技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紧密相连,科技创新的意义,不只是论文的发表和产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10月,曾昌打算利用大三实习的机会去开一家汽车美容店,为后续成立公司积累一些启动资金。“除了资金短缺外,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一大难题。这两样解决了,我们的项目成果才能得到及时更新,跟上时代的脚步。”
●创业者说
在创业的征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劲东风与学校的坚实后盾,它们宛如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我照亮前行的方向。而我的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们,则是我创业路上的智者与伙伴,他们与我并肩作战,一起熬过那些艰难的日夜,一起攻克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然而,正是这些困难,磨砺了我的意志,让我在挫折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创业者,项目也在不断改进中逐渐完善。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秉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走出一条越来越广阔的创业之路。
●专家解惑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杨海:针对资金短缺的难题,学校正在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创业项目专项资金,并将从学校自身经费中拨出部分资金,创建大学生创业基金。同时,组织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指导学生申请创业免息贷款和补贴。
在人手方面,我们将广泛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借助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广泛人脉,为学生创业团队开拓市场。同时,加强校内教师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导师培训班、开展创业教育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创业指导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