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激活每个细胞 自然奔跑如风

——从3家企业的发展历程看洞口县“拼经济”的生动实践

邵阳日报记者 兰绍华 通讯员 肖海波 黄巍

▼洞口县城一角。 滕绍忻 摄

湖南国饼世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滕治中 摄

▶洞口慧创电子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外贸订单产品。 滕治中 摄

◀纽恩驰(湖南)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线。

洞口经开区一角。 滕绍忻 摄

编者按

拼经济抓发展,是一场定力大考、能力大考和作风大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市各地均以竞进姿态,锚定目标、抢抓机遇,持续掀起拼经济、促发展的热潮。今日起,本报推出“奔跑吧·邵阳”之“拼经济”系列特刊,聚焦各地实干争先的奔跑之姿,记录产业升级、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4月28日清晨,洞口县城穿梭着一批勤劳的“小蜜蜂”——纽恩驰纯电动多功能清扫机。它四盘清扫,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它轻盈转身,灵活避让;它自动举升倾倒,防止二次污染。这些“小蜜蜂”,不仅服务于橘城洞口,还活跃在北京清华科技园、杭州西湖风景区等地,散布于全国20多个城市,全天候“擦亮”街巷。

纽恩驰(湖南)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术春说:“这些年,我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源于洞口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呵护。我们这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去年12月,我们不负众望,成为专用车整车制造企业。”他的一席话,蕴含着洞口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拼经济”的如风奔跑。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追企业”

纽恩驰(湖南)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简称纽恩驰)在洞口县的发展堪称县域经济“筑巢引凤”的典范。

2022年3月17日,该公司签约落户洞口经开区后,纽恩驰项目立即享受“双轨并行”服务:洞口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带队跑审批,洞口县住建局提前介入图纸预审。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的支持下,纽恩驰项目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仅用时15天,较常规流程压缩85%。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厂房,从2023年3月开工到9月首批新能源环卫车下线,全程仅用时180天。这种效率让该公司时任副总经理谭宇感慨:“在沿海城市至少需要18个月的流程,洞口用政务服务‘提速超车’了。”

纽恩驰的落户,激活了洞口装备制造产业链。当2023年纽恩驰遭遇供应链危机时,洞口县科工局连夜梳理出32家本地配套企业,促成农机企业转产环卫车零部件。这种“链式服务”使企业本地配套率从0提升至43%,物流成本下降30%。2024年,纽恩驰更带动形成“2公里制造业长廊”,吸引台铁智能等多家配套企业聚集。

在政府搭建的产学研平台上,纽恩驰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扫机实现北斗厘米级定位,这项技术使其在2024年连续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等3项殊荣。纽恩驰拥有50多项专利,参编9项国家行业标准,其无人清扫车已在北京、杭州等20个城市商业化运营。

2024年12月,纽恩驰成功入选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成为我市第三家整车生产企业。这个总投资4.7亿元的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带动就业500多人。洞口县委书记吴韬说:“纽恩驰的成长轨迹,正是洞口‘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最佳注脚。”

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纽恩驰的故事印证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以营商环境“软实力”铸就产业发展“硬支撑”。如今,这个湘西南小城的厂房里,每台下线的新能源环卫车都镌刻着“中国洞口制造”的标识,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被动输血”到“自我造血”

洞口慧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倩是洞口县月溪镇人,早年在东莞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回到家乡后,先后成立了洞口慧创电子、慧创工业园、慧创汽贸城等产业,总投资超过10亿余元。其中,洞口慧创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慧创电子)是集研发、制造、销售高频变压器、电感器、电子元器件为一体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

2021年,邓倩把在广东东莞的慧创集团总部迁回家乡洞口。此举源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更源于她看到了洞口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强决心和硬核举措。

让邓倩最有获得感的是洞口县委、县政府设立的“企业家日”活动以及后续的优质服务。从2021年10月23日开始,该县固定每月23日举行“企业家日”活动,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等“五人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答复企业家提出的问题。

邓倩提出,园区范围手机信号差。第二天,中国移动洞口分公司就安排工作人员走访了慧创电子、麒鸿电子等4家企业,之后立即购买并安装好无线信号放大器,解决了问题。

今年,慧创电子申报“两重两新”项目,因企业不了解申报流程,迟迟办不下来。洞口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向尧了解后,立即安排专人,为企业全程跑腿代办,一天之内帮企业完成了所有的审批流程。

邓倩说:“洞口县委、县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企业负责人,我们不能等着‘被动输血’,更重要的是‘自我造血’。”

这两年,慧创电子上下一直保持“奔跑”的姿态,全力拼经济、谋发展,除了培育专业的内部管理及研发团队、财务及法务团队外,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筹备马来西亚的分厂建设。2024年,他们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了自动化生产车间,引入先进仪器装备,达成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组装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今年,该公司的6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全面上线生产,产能提升40%以上。

慧创电子斥资300多万元建成云数据储备机房,实现环保低碳全电子化办公。14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扩增了2个10万级无尘车间与实验室,且实验室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紧密合作,共研前沿技术,持续提升公司技术与创新力。今年4月,慧创电子又有2件发明专利获得受理通知书。

从“强链补链”到“提质增效”

4月28日,湖南国饼世家创新智造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280名员工正忙于赶制订单:洗米、洗粽叶、配料,裹粽、蒸煮、真空、灭菌、外包……湖南国饼世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跃阳说:“我们从2月3日开始满负荷赶制订单,一直要忙到端午节前夕。”

该产业园是2024年洞口经开区招商引资,由香港国饼世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生产集群产业园。他们致力于本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中华传统节令美食的传承和发掘,为农业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洞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湖南国饼世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饼世家)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系列优质服务。今年县里的第一场“企业家日”活动,放在该公司举行。洞口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现场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拿出280万元建设资金为企业周边环境及厂内的道路进行改造,使企业周边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做到了绿化、美化、亮化。

优质服务,激发企业的“拼劲”,不断提质增效。现在,国饼世家已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糕点、月饼、粽子、鸡蛋卷成套生产设备,是华中地区的现代化年节食品生产基地,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性价比的粽子和月饼产品。

今年1月至4月,国饼世家已生产曲奇、蛋卷等30多个品种,产值达到500万元,产品销往湖南长沙以及广东、福建、江浙等地。目前,该企业已生产端午粽子500万只,产值1500万元,今年计划生产粽子800万只,产值可望达2400万元。国饼世家今年生产的香辣牛肉、酱板鸭粽子,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粽子(糕团)技艺大赛特等奖。国饼世家还在全力以赴做好中秋月饼的生产销售准备工作,已衔接计划生产月饼1000吨,计划全年生产2000吨,所需的原材料已陆续组织运回公司。

孙跃阳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亿元的销售额;产品打入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市场;产品种类达到200个以上。”具体怎么干?他思路清晰:“我们要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利用雪峰蜜橘、茶叶等资源,生产更多优质、健康、美味营养的高端精品。同时,充分发挥新产业园的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做到一年四季满负荷生产,致力于打造一个智能创新、富有深厚湖湘文化底蕴的国内知名食品品牌产业园。”

记者手记

2024年以来,洞口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本文选取的这3家企业,只是该县诸多规上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这些企业和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积极作为中,可以感受到洞口县“强信心、重担当、敢作为、塑形象”的精气神。

在采访中,记者最深切的感受是:洞口县的改革没有宏大叙事,而是由无数“微创新”积累而成——是政务中心的一杯杯待客茶,是企业家日的一句句暖心话,是研发中心的一项项新发明。这些细节如同雪峰山间的溪流,最终汇成推动发展的澎湃浪潮。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栽盆景’,而是‘育森林’”“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要推动上级政策措施在洞口落实落地,转化为企业的‘真金白银’。”洞口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在各个场合说的这些话很实在、很真诚,也揭示了洞口“拼经济”的密码:当每个细胞都被激活,整个肌体自然奔跑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