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四轮驱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刘 泉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提出“两道融合”命题,“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邵阳作为文旅资源大市,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答好“两道融合”命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更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迈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增强产业牵引力促融合。发挥业态创新与产业升级在文旅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找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切入点,放大邵阳七大产业链优势,大力实施“文旅+”工程,创新“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服务业”等举措,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在文旅消费场景中植入农副产品、工业产品、非遗文创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文旅产品附加值,提高文旅消费“性价比”,促进文旅产业链不断延伸,构建多元化文旅产品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以业态创新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

增强创新推动力促融合。文旅融合是科技应用的有效场景,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科技链接文旅深度融合,打破传统文旅产业边界,通过数智化技术,为文化表达提供新维度,使文化体验更加生动化与多元化,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以“数字邵阳”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新文化内容呈现方式,增加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同时,增强大数据技术应用,深度挖掘和分析目标游客群的行为特征、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多维度数据,精准把握其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广和营销,更好地讲述邵阳文旅故事,激发旅游兴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性的文旅需求。

增强品牌影响力促融合。充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崀山、“南方的呼伦贝尔”南山国家公园、“神奇绿洲”绥宁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教全国第六十九福地武冈云山、“云上花瑶”隆回大花瑶虎形山景区等旅游品牌作用,打造更多旅游精品线路。精心办好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绥宁“四八姑娘节”、中国桨板黄金联赛暨天子湖桨板公开赛、隆回花瑶“讨僚皈”等国家和省级知名节会、赛事、文旅活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不断加深文化内涵在旅游产业中的占比,将丰富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产品,创造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价值的独特文旅体验,致力将邵阳打造成为“知名山地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品牌效应带动文旅融合发展。

增强营销创造力促融合。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营销模式。“线上”聚人气,分析2023年“进淄赶烤”“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2024年“天水麻辣烫”出圈、2025年“荣昌卤鹅”走红等新兴网红城市特征,探索“流量经济”助力文旅发展新路径,通过一条条短视频、一部部热门剧集、一场场体育赛事、一顿顿特色美食,让千年宝庆“网红”流量转化成魅力邵阳“长红”留量。“线下”扬优势,邵阳既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更是一座朝气蓬勃的创业新城;改革开放以来,百万邵商勇闯天下,奋斗足迹遍布全球,是邵阳最宝贵、最闪亮的对外名片,应持续擦亮名片、发挥作用,让每一位邵商都成为邵阳发展的代言人、邵阳文旅的推介者,激发出全社会“人人传播”的旺盛活力,齐心协力构建产业气息、人文气息、烟火气息相融相生的文旅融合新形态。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