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从4月20日起正式进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4月21日,在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过去一年我市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的新突破:新增授权专利2843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185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达49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2.92件,两项指标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二;新增注册商标9927件,同比增长14.23%;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81963件,连续十年排名全省第二;拥有地理标志商标20件、地理标志产品11件,地理标志总数排名全省第三……
一组组亮眼数字,丈量出我市知识产权事业量质齐升、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让“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财富”,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格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我市精准施策,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格局——对内打通知识产权授权“快车道”,对外提供维权纠纷快处“最优解”,双轮驱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2024年4月26日,一场知识产权百企优培成果解读暨专利快速预审培训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拉开帷幕。培训会上,参培企业代表全面了解了专利快速预审主体备案、审查条件、审查流程、审查内容等,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提交申报资料。这种“预审前置+快速通道”模式,能大幅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助力企业将核心技术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创新赛道抢占先机。
另一方面,针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流程复杂、成本高昂的特点,我市邀请专家深度剖析海关备案政策、跨境风险防控等内容,为企业涉外维权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并通过提升政府、企业及服务机构的协同应对能力,有效破解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
“有了快速的授权机制,还要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我市以项目推进为抓手,指导湖南邵虹、三一专汽、达力智能装备等优势企业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指导邵阳经开区、隆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分中心将线下服务向各县市区延伸和共享;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不断净化中介服务市场;组织知识产权进校园等六大活动,有效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在行政执法层面,我市创新推出“行政执法+公证”模式,通过借助公证的权威性与固证技术,有效提升违法线索获取、证据固定以及精准打击能力,进一步提升执法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行政风险,维护法治权威。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不及时固定,一旦灭失或将无法再获取,将给执法部门搜集、固定证据带来困难和挑战。”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证机构发挥自身公证职能,通过保全证据来协助执法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固定侵权证据以证明侵权事实,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在邵东市某皮具有限公司涉嫌侵犯相关权利人拥有的知识产权一案中,涉案企业仿冒相关权利人的产品种类众多、数量较大。为防止当事人灭失隐藏部分证据或隐瞒违法事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办案大队立即向邵阳市宝庆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该处受理后,指派2名公证人员全程参与检查行动,对现场涉案的15种样品的抽取、编号、封存和鉴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并及时出具涉案公证书。最终,案件当事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从“快车道”到“最优解”,既是我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也彰显了我市坚持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创新主体满意度、通过差异化服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价值取向。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立足于装备制造、特色轻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我市强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创造培育,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标准制定深度融合。
我市脐橙种植历史悠久。2022年,“崀山脐橙”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加强“崀山脐橙”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和促进工作,我市制定了《崀山脐橙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生产体系》7项技术规程,建成省内一流的柑橘无病毒苗圃基地及柑橘大苗基地,推广“良种+良法”,实施全国果菜茶(脐橙)有机肥替代化肥和脐橙老园提质改造工程,并借助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契机,加强“崀山脐橙”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品牌文化的宣传。
在大力培育之下,“崀山脐橙”品牌相继在第五届中国(长沙)果品产业博览会上获评“湖南省十大果品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在首届“湖南名品”评选中获评区域品牌类名品。特别是在2024年8月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发布的《2024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崀山脐橙”品牌价值达53.79亿元,位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全国第18位,彰显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经济价值。
如今,“崀山脐橙”正奋力开拓俄罗斯、欧盟、中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并于2024年实现了外贸自营出口“零的突破”,当年出口量达到1.2万吨,出口金额7200万元,成为我市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拳头产品。
湖南邵虹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掌握G8.5+基板玻璃生产的整套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打破了国际高世代基板玻璃技术垄断,对我市建设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商标遭恶意抢注、知识产权运用效能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助该公司成功驳回被恶意抢注的商标,并邀请省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前来调研,为该公司的专利分析报告进行诊断和优化。此外,还组织该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赴长沙企业参观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据悉,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57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累计授权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注册商标13件。2024年12月,该公司以“玻璃窑炉用燃烧系统”等17项发明专利进行质押融资,成功获得2.06亿元银行授信。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构建“发明创造—转化运用—产业升级”全链条培育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龙头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市持续激活知识产权市场价值,打通了“知产”变“资产”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