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公共场所摄像头 该怎么装?怎么管?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实施半月调查

邵阳日报记者 王朝帅

近些年,公共场所视频图像信息被随意收集、泄露、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规范管理问题、如何进一步保障居民隐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今年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

4月12日前后,记者调研了我市部分公共场所,发现存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安装不规范、数量不合理等问题。如何规范管理公共摄像头、进一步保障市民隐私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否会侵犯隐私?各有说法

记者以“公共摄像头是否会侵犯隐私”问题,随机询问了11位市民。其中,8人表示公共摄像头不会侵犯隐私,3人认为公共摄像头有利有弊。

家住北塔区状元社区的市民小庄(化名)称,其对门邻居在家门口装的摄像头,帮助她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她十分喜欢。2024年夏季,小庄母亲中午出门倒垃圾后发现一把钥匙不见了,怀疑是顺手跟垃圾一起扔了。后来,小庄找到邻居查了监控,看到母亲没拿钥匙出门。最终,她们在家里找到了钥匙。“邻居家的监控,同步提升了我们家的安全系数。”小庄说。

市民张华(化名)认为,公共摄像头能够保障市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并约束个人行为,还为公安部门破案、抓捕罪犯及寻人提供强有力的线索。

安装不规范问题不容忽视

不可否认,公共场所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在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治安防控、处置突发事件、优化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安装不规范、数量不合理等问题,也不可忽视。

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桃李公寓6栋一侧,直径20米的范围内,安装了8个摄像头:宿舍大楼前有3个,侧墙有1个,侧墙附近有3根电杆,上面共装了4个摄像头。其中,有几个摄像头安装在6栋寝室阳台边上与对面。根据《条例》规定,禁止在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

市区城南公园内,公共摄像头数量尤其多。其中,应急停车场有7个,游乐场有21个,各条步道上合计有28个,3个凉亭处合计有8个……

另外,我市部分电线杆、民居外墙、主道路、停车场及小街小巷等区域也都安装有公共摄像头,并且许多公共摄像头都没有显著提示标识。

多方协力、规范管理是关键

在公共场所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一旦缺少有效监管,随意收集使用视频图像信息的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在公安部关于起草《公共场所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提到,当前,我国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统筹规划不到位、部门职责不清晰、安装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使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非法对外公开、提供视频图像信息导致个人隐私、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那么,怎么规范管理公共摄像头呢?湖南楚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艳芬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做到合法安装、使用公共摄像头,并妥善储存与保密信息。职能部门应依法充分发挥职能属性,主动依职权或接受举报及时查处违法安装、使用公共摄像头的侵犯个人隐私行为。”

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副支队长李斌表示,《条例》实施以来,为方便社会管理,保护公民隐私安全,公安部门当前正在统计全市公共摄像头的详细数据,以后会根据上级要求发布管理措施。

总之,公共场所的摄像头数量应当合理,还要合法合规,不能只顾及自身权益而侵害他人隐私。希望在《条例》实施后,公共场所的图像采集设备能得到规范管理,既造福社会,又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