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武冈市

新农人带活田园“云经济”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王茜霆 刘洁

4月10日清晨,武冈市文坪镇安心村尚笼罩在轻雾之中,李焘已驾车行驶于乡间小径。村民们守候路边,手中握着新采摘的蕨菜、野葱等,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小李,早上我摘了10斤香椿!”“好的,立即结算!”李焘迅速完成称重、扫码支付。

回到自家庭院,李焘架设起直播设备,背景是收购来的季节性野菜,周边围绕着一群前来销售农产品的村民。“各位观众,这是今晨乡亲们现采的蕨菜,纯净无污染!”他熟练地介绍着农产品。评论区不断涌现订单:“湖南网友预订5斤”“上海订购3份”……不到2小时,200余单农产品便销售告罄。

38岁的李焘是安心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从福州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建经营设计公司长达10余年。2020年,他在浏览“三农”短视频时,迅速识别出市场机遇:“农村优质土产销售不畅,城市居民却难以购得真正生态的产品,这不正是市场缺口吗?”于是他决定回乡,以手机为工具,成为一名新农人。

创业初期,李焘的直播间设在自家的杂物间,观众也不多。“最惨的一次直播观众仅7人,其中3位是家人,一晚上毫无成交。”李焘的妻子回忆道。但李焘并未轻言放弃,他深入研究直播平台顶尖主播的直播技巧,专门学习了短视频运营课程。

2021年春,李焘创新方式,将直播间搬到竹林中,直播村民采挖春笋的过程。泥土覆盖的春笋、纯朴的乡音,这种原生态的直播模式意外收获热捧,单场销售额突破5000元。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原生态。”李焘总结道。为此,他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野菜必须当天采摘,腊肉必须采用传统方法熏制。为了确保新鲜度,他不断试验,最终定制了防震保温的专用快递箱。

如今,李焘的“竹园小哥”抖音账号粉丝数量已达到8.3万,日均销售额超过万元。团队扩展至12人,构建了一个覆盖23个村的农产品收购网络。去年“双十一”期间,该账号单日销售额高达15万元。

在安心村,73岁的杨竹朋老人正在院子里晒腊肠。“往年做的腊肠,自己吃不完只能送人,现在李焘都会收购。去年我种的蔬菜、采的野菜,还有腊味,一共卖了8000多元。”老人边说边展示微信收款记录。

像杨竹朋这样的老人占据了合作农户的七成以上。他们借助李焘的直播,搭上了“数字经济的快车”:春季采摘野菜的农户月均增收3000元;土鸡土鸭实现了订单式养殖;传统方法制作的腊味成为热销产品。

在李焘的仓库中,贴有一张标注着全国各地客户分布的地图。从设计师到新农人,李焘用一部手机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潜力。他一边清点村民送来的农产品,一边透露:“接下来,我们计划对农产品进行半加工,打造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