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办法总比困难多”

——市残联的一次调研侧记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石杰

如何激发大学生活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如何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保障困难残疾人的托养需求?4月8日,市残联在新邵县开展调研,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积极寻求突破方法。

残疾人的事是全社会的事

在新邵小塘镇观音桥村,调研组来到返乡创业大学生孙波的玫瑰基地。孙波是学金融专业的,因为对植物的热爱,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启了玫瑰创业之旅。

在家乡的土地上,她流转了一片荒山,买土、引苗,进行本土化栽培。前后投入了400多万元,从国内各地引入1700多个品种,打造玫瑰种质资源样板间。

孙波与市农科院的农艺师吴勇因对植物的共同热爱而相识。吴勇是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也是我市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典范。他长期专注于本土中药材的研究工作,在推动邵阳玉竹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参与建立我市首个公益性玉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近年来,吴勇开始关注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在苗种适应性栽培等方面开展初步探索,并与孙波进行了苗种交流和栽培试验。目前部分百合品种在孙波的基地长势良好。

两位青年才俊热爱家乡、热心公益,对土地怀有深厚感情,在农业发展实践中也展现出独到的见解。吴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科技下乡等工作,累计培训种植户1000多人次,服务中药材企业和个体经营户50余家,推动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5个。以吴勇作为带头人,打造自强励志团队,促进大学生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了市残联的积极探索。

据悉,市残联和市农科院、邵阳学院已就此事达成初步意向。调研中,大家还谈到,可以带出一支大学生团队,为邵阳农业产业发展、残疾人创业基地建设等赋能;可以从大学生和残疾人中挑选对象,培养园艺团队,为邵阳乃至世界的花园输送人才;可以利用玫瑰香皂等产品加工,拓展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辅助就业等。

“办法总比困难多”

位于寸石镇的新邵县阳光家园托养中心是社会机构所办,目前在册50名托养对象。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核验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察看入托人员生活环境、与工作人员座谈等方式,全面细致了解残疾人托养工作情况。

今年我市将根据省残联要求,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此次调研,既是如实掌握情况,为做好决策提供依据,也是对托养机构的工作进行督导。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市残联对托养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务必坚定信心,直面问题,想方设法优化残疾人托养服务条件;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强化人员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强化民生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想办法引入社会公益资源和爱心力量,积极开展手工制作、简单农作等辅助性就业,助力残疾人生活改善。

为更好地保障残疾人托养需求,市残联要求县残联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协调民政、卫健、财政等相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业服务、社会参与”的托养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