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国网邵阳供电公司采用旁路电缆过渡技术,解决主网线路跨越配网线路施工难题

作业不停电 用户零感知

邵阳日报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刘元辉 李秀俊

经过12天鏖战,4月3日,随着最后一层绝缘脚手架的拆除,国网邵阳供电公司配网带电作业中心顺利完成10千伏板乡线、檀板I、II线临时电缆过渡工程。整个作业过程综合采用多种不停电作业方式,沿线200余个供电台区的供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配网带电作业中心突破“重围”,采用旁路电缆临时过渡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主网线路跨越配网线路施工的难题。这是该公司大力弘扬湖南电网精神,认真践行党建“两度”工作法的生动写照。

积极备战助力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湖南省重点工程,邵阳东50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需将220千伏世檀线的普通导线改造升级为耐热型高性能导线,以提升线路的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世檀I、II线多处跨越10千伏檀板I、II线以及板乡线,跨越放线施工面临多重挑战:两条10千伏线路位于城乡接合部,受限于网络结构,无法实现负荷转移,这意味着停电施工将直接影响200个供电台区的正常供电……

如何保证主网施工在跨越配网线路放线时不影响客户的正常用电?

3月10日,国网邵阳供电公司接到邵阳东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部《关于架线施工中跨越10千伏电力线路的困难情况汇报》后,迅速组织配网部、建设部、调控中心、西湖供电支公司以及宝源配网带电作业技术中心等多部门召开紧急协调会议。会上,带电作业中心提出的综合不停电方案获得通过。

该方案创新采用旁路电缆临时过渡技术,通过将施工地段的10千伏架空线路临时转换为电缆过渡,实现主网跨越配网放线施工期间配网线路“零停电”、电量“零损失”、客户“零感知”。

4个跨越点需要搭建8段旁路系统,9个杆位需要带负荷直线改耐张,其中3基电杆位于不具备通车条件的农田中间,根据跨越放线工期安排,需要在12天内完成所有10千伏线路的过渡改造。面对工期紧、任务重、风险管控复杂等前所未有的难题,国网邵阳供电公司配网带电作业中心抽调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坚团队,经过反复论证以及细致查勘,确定采取“绝缘斗臂车+应急发电车+绝缘脚手架”的综合作业方式,全面辨识作业风险,精心编制作业方案,精细打磨作业环节,实现了作业全程“零停电”、作业现场“零违章”。

突破重围敢拼敢为勇攻坚

3月20日,艳阳高照。两台绝缘斗臂车整齐排列在022县道边,12名带电作业“特种兵”整齐列队“三交”后,正式拉开了10千伏板乡线、檀板I、II线临时电缆过渡“不停电”作业的帷幕。

时至中午,气温攀升至33℃,汗珠伴随作业人员的动作不断滴落,绝缘手套里的汗水汩汩流出。一批人疲乏了,另一批接着上。经过连续两天高强度作业,10千伏檀板I、II线P13号杆—P14号杆顺利完成过渡。

3月24日,220千伏世檀I、II线改造的第一阶段工期已迫在眉睫,整个工程也迎来了最复杂的作业——10千伏板乡线P157号杆—P158号杆双绝缘脚手架带负荷直线改耐张,并搭建旁路电缆。这两基电杆位于田土中间,绝缘斗臂车无法接近,唯有依靠人力搬运与组装绝缘脚手架方可完成作业。

19时,10千伏板乡线P158号杆工作任务完工,为了确保主网工程不受影响,作业人员连夜转移到P157号杆。虽然已经连续工作一整天,但大家没有退缩,再挺一挺、扛一扛,誓要啃下“硬骨头”。

3月25日3时,旁路核相无误、通流正常,解开架空引流跳线后,换线点下方的架空线路已彻底断电,这标志着10千伏板乡线P157号杆—P158号杆双绝缘脚手架带负荷直线改耐张这一艰巨任务圆满完成。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配网带电作业中心的带电作业人员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相继完成了10千伏檀板I、II线P005号杆—P006号杆、板乡线P154号杆—P155号杆等跨越放线地段的4处带负荷直线改耐张、搭设两段旁路电缆作业。

4月3日上午,10千伏板乡线、檀板I、II线临时电缆过渡工程如期完工。本轮配合主网施工的不停电作业累计投入车辆28台次,出动带电作业人员103人次,实现连续带电作业时长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