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上门入户,调查群众房屋安全工作。
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许多人会选择定期体检。但你听说过给城市“体检”吗?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25年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名单,我市成功入选,成为全国60个样本城市之一。
“过去,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大规模的增量扩张,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致力于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体检正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城市体检,是“防未病、治已病”的最好办法。那么,我市是如何开展城市体检,为自身发展精准“把脉”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城市,为何要体检?
精准获取数据是确保体检报告准确可靠的前提。在我市的城市体检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担当着“城市侦察兵”的角色。他们穿梭于小区楼道之间,对墙面脱落、墙体裂缝等细节问题进行拍照记录,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统一平台。同时,住房层面的城市体检数据还涵盖了楼道修建年份、管网铺设时间、消防设施使用年限等历史数据,还涵盖群众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最终汇聚成一份专业的体检报告,为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速,部分区域出现了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城市病”,严重阻碍了城市功能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例如,路网密度不足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以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建不达标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体检正是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全面摸清房屋使用、设施配套、街区更新、社区建设及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立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台账。
“通过各类数据和图像,对邵阳的建筑、设施、环境等要素进行全方位评判,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邵阳城市化进程的一次深度扫描。”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体检是一种前置手段,能为城市发展列出问题清单,从而得出对策清单。
打造可感知、可评价的诊疗方案
实际上,城市体检工作并非一项新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数次。近年来,随着资江、邵水岸线老城区人口密集,我市交通、生态环境面临压力,暴露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急需开展街区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等城市更新行动,以重现千年宝庆古城的辉煌。
2024年,我市以城北街道为试点,开展了住房、社区、街区、城区四个维度的体检工作。“城北街道是我市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它见证着邵阳的发展与变迁,能准确反映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特点,体现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称,城北街道位于中心城区,住房类型多,业态丰富,是一个微缩版的城区,适合作为城市体检的试点。
据公开资料,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分为住房、社区、街区、城区4大类,由61项基础指标和特色指标构成。这一套指标涵盖了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方面,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善、绿色智能等方面设置房屋结构是否安全、管线管道是否破损、入户水质是否达标等指标;再比如,“社区”方面,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设置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是否达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缺口多少、小区是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等指标。
“指标可行不可行,是否具有操作性,实践才能检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住建部发布技术指南后,我市通过前期调研,增加了每千名老人机构养老床位数、人均老年人社会福利用地、养老设施数量、养老设施服务半径覆盖、已鉴定为C/D级危房的数量(栋)、楼栋外悬挂物严重老化或脱落风险的数量(栋)6项特色指标,以更好地反映邵阳的实际情况和民生需求。
指标确定后,这场关系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体检,已从顶层设计出发,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邵阳的城市体检实践
城市体检工作如何落细落实?我市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要求,成立城市体检协调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城市体检工作。
发力城市体检,我市的目标是:2024年至2026年,用三年时间完成7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全覆盖体检。其中,2024年完成城市维度体检及1个街道、3个社区体检试点;2025年完成50%街道和社区体检;2026年完成剩余街道和社区体检。2027年起,逐年开展建成区全域常规体检。
“给城市体检,指标数据是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指标数据难以获取、代表性不显著的问题。因此,我们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应用遥感影像识别、街景图片判断、大数据抓取与可视化、AI 模型分析等新兴城市研究技术,全方位抓取数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比如,步行道长度的指标,我们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来测算;妇幼保健机构数量是否达标,可以借助在线地图,计算覆盖度。”
无论是社会满意度调查还是第三方体检,目的都在于对城市自体检结果进行交叉验证与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这一做法为城市项目建设提供了全面、综合的依据,有效避免了片面决策带来的弊端,实现了“对症下药”,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今,通过城市体检,城北路老旧商业街区“治理”得越来越好,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还引入了特色文化店铺、创意工作室等新型业态,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居民纷纷表示,现在的街区充满活力,不仅购物环境变好,还多了不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市体检与问题解决,在邵阳正一体化推进,而满足市民需求,是这场体检最核心的目标。“城市体检,究其根本,是一场民生体检,其中涉及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完善等,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的生动体现。”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城市体检为契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