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资江浸润着柔润气息,新邵县大新镇龙口溪中学的操场被晨光镀上一层薄金。早读铃声未响,一位女教师已怀抱教案穿过校园,脚步轻快地掠过湿润的水泥地面,在琅琅书声中推开教室的门——这是罗英扎根乡村教育的第五个春秋。
2019年盛夏,罗英怀揣着教育理想,辗转山路来到这所新邵县西北边陲的学校。从此,每周一清晨背着行囊到校,周五暮色中带着疲惫归家的候鸟式生活轨迹,便定格成她的生活常态。
奔波于城乡之间的辛苦从未消磨罗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相比崎岖的山路,更崎岖的是脚下的教育路——面对基础薄弱的乡村学生群体,其中大多是留守儿童,罗英的教学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孩子的特点。
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她翻遍各类教学辅导书,向前辈和同事取经,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方法。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花时间去做单独辅导,这样的教学方法拉近了她和学生的距离,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乡村教育不该只有课本。”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探索形式活泼的教学方法,将繁琐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让枯燥的课堂活泼化、趣味化,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罗英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呵护者,应该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爱心和耐心浇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在罗英的班里,有位情况特殊的孩子,父亲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罗英了解到情况后,经常找他谈心,给他辅导功课,还为他添置学习用品。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这位学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进步。而班上的其他孩子努力学习,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镇内第一名的荣誉。
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曾获得镇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等荣誉。面对荣誉,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罗英说:“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孩子们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资水不舍昼夜奔流向前,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图景里,罗英和千万乡村教育者一样,用青春作笔、以爱心为墨,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书写着希望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