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新宁县数据局

深化改革惠民生谱新篇

◀工作人员引导市民在线上办事。

新宁县市民服务中心。

窗口工作人员热情为市民服务。

从“一网通办”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帮代办”到“绿色窗口”,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政务服务更贴心、更高效,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新宁县数据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线下服务增温度 政务大厅更贴心

3月24日,走进新宁县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内,综合受理窗口整齐排列,免费Wi-Fi全覆盖,办事指南清晰易懂。去年9月,该县数据局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行优化调整,将原有共设4个楼层的办事窗口压缩为3个楼层,并增设3个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审批”。

60岁的金石镇居民邹先生是原新宁县造纸厂职工,正在人社局综合窗口办理退休业务。“原来办理退休要跑好多个部门,取资料、递资料至少要跑3天,现在在这个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10分钟搞定!”他感慨道。

为延伸服务触角,该县数据局推动高频事项下沉乡镇,在16个乡镇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代办点,覆盖医保登记、信息变更等8项服务。在外务工的刘先生在代办点远程办理了医保异地备案,省去了返乡奔波之苦。“家门口就能办大事,省时又省心!”他与同在外务工的老乡聊天时,这样说。

线上服务“加速度” 群众办事少走路

“以前给孩子办入学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手机上就能搞定!”金石镇居民李女士通过“湘易办”平台提交材料,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孩子的小学入学登记。

2024年以来,新宁县数据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新增教育入学、新生儿出生、退休、企业开办等19项便民服务,累计办件量达5722件。其中,“教育入学一件事”覆盖5246个家庭,家长只需在线提交户籍、房产等信息,系统自动核验、跨部门流转,办理时间压缩70%以上。

“不用出门就能办成事,政府服务真暖心!”家住新宁县回龙寺镇的王老先生连连点赞。针对老年人和特殊群体,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置“特殊群体绿色窗口”,提供优先办理、上门服务等便利。去年7月,腿脚不便的王老先生通过电话预约,县残联工作人员携带设备上门,仅用半小时就帮他完成了残疾证换发。

创新模式解难题 数字赋能破壁垒

“多亏了‘帮代办’服务,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新宁脐橙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在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原来,他的公司因股权变更涉及多个部门审批,帮代办团队主动对接,全程指导材料准备并协调加急办理,最终3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手续。2024年,该县数据局组建8支帮代办队伍,推出“早晚弹性办”“延时办”等机制,累计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375件,群众满意率达98%。

数字技术成为破除“数据孤岛”的关键。该县数据局推动37个部门完成政务数据编目,归集274项事项数据,实现烟草、交通、医保等领域信息互联互通。2024年8月,该县城乡供水公司自来水用户信息成功接入邵阳市一体化平台,居民在线查询、缴费更加便捷。

认真履职强作风 监督考核促实效

为强化监督,新宁县数据局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社会监督评审团”,开展“群众评窗口”“企业评部门”活动,倒逼服务提质增效。2024年,评选出优秀窗口负责人6名、服务明星20名,对3名履职不力人员予以问责。现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人员的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多头审批’到‘一窗通办’,我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新宁县数据局党组书记李中说。今年,该局正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推动更多高频事项“掌上办”“免证办”,试点“AI智能客服”等新技术,打造“30分钟政务服务圈”,让群众办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