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以前靠手写 现在靠手机

农资执法检查一“码”辨真假

邵阳日报讯 (记者 黄云 通讯员 危飞跃) “扫描这个二维码,品种审定信息、企业资质一目了然。”3月21日,在邵阳市金满田种业有限公司,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通过手机执法终端,逐一扫描货架上的种子包装二维码,确保每一件产品来源清晰可追溯、质量安全有保障。

当下正值春耕备耕黄金期,田间地头涌动着播种希望的热潮。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迅速启动市区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全力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现场填写检查记录,仔细查看种子的包装标识,核对种子的品种、产地、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检查是否存在套牌侵权、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对农药和化肥重点检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登记证号等,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以前检查记录靠手写,现在扫码留痕更透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许红胜一边展示着手机上的“湖南营商码”系统,一边介绍道:“与往年的农资执法检查相比,今年新增了入企扫码制度。执法人员进入企业检查时,需通过扫描‘湖南营商码’进行登记,同时通过扫码系统记录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等信息,便于后续跟踪和监督,确保检查过程可追溯。这套‘数字盔甲’既规范了执法检查行为,又让农资门店吃下了‘定心丸’。”

据悉,自3月份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区范围内共出动执法人员53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7家,十余个问题在“显微镜”下现形。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亚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重点品种、重要农时,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在此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到正规的农资门店购买农资,并保存好发票,不要被进村入户的游商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