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奔跑吧·邵阳”之绥宁县“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绥宁姐妹跑起来”巾帼欢乐跑在巫水河畔开跑。来自该县各行各业的200余名妇女姐妹用脚步丈量城市美好。 孙芳华 向海 宋三龙 夏云凤 摄影报道
“我们‘奔跑吧·邵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运动,而是展示我们城市的一个新风尚。”3月22日,来自全省各市州的七百余名跑者齐聚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参与“奔跑吧·邵阳——‘千年王城 福地武冈’姐妹跑起来”活动,跑向春光。没有哪一年的春天像今年一样清新而纯粹。一场又一场春雨,将万物唤醒,将春花浇开,将跑步者的身影擦亮。
这个春天,奔跑在邵阳,人们跑出了强健体魄,跑出了昂扬斗志,跑出了美好憧憬。
这个春天,邵阳在奔跑,民生跑出了幸福温度,产业跑出了强劲动能,经济跑出了蓬勃活力。
奔跑迸发向上力量
我市一直以来体育运动氛围浓厚,从来不缺奔跑的向上力量:从邵阳走出了伍鹏、夏思凝、邓洁秋等一众运动健将;连续三年,邵阳县天子湖见证中国桨板超级联赛选手激情逐浪;新宁崀山越野赛吸引无数越野爱好者踏上蜿蜒山道,去挑战极限征服山川……
2025年开年,市委、市政府以“奔跑吧·邵阳”为号角,吹响了全民健身的旋律,掀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活动的提出,既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地方实践,也是邵阳塑造健康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我市主要领导从组织保障、公益支持、宣传推广等角度全面部署,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全民健身、回应民生需求的决定。这不仅是在推动体育文化运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更是密切筹谋“体育+”模式,书写产业升级、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的宏大叙事。这个春天,在这片热土上,运动与创新交织,汗水与智慧碰撞,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
“一个人的跑步是自律,一群人的跑步是快乐。在‘奔跑吧·邵阳’活动推广这一个月以来,邵阳市区的部分学校、企业、单位陆续成立跑团,带动了大家跑起来,引领更多的人健康向上。邵阳市区从5个跑团增长到现在的23个跑团,还有不少人在宣传视频下留言想要加入我们。”邵阳市跑团协会会长、北塔跑团团长岳超庆说,“短短一个月,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跑道等基础设施也陆续优化,邵阳跑步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奔跑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强身健体,强健的体魄是个人发展的基础,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追求梦想、创造价值。邵阳人以不息的脚步,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炽热的奔跑画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奔跑精神。
奔跑对于邵阳这座城市而言,是打破外界固有印象,全方位展示城市新形象,赢得世界关注与喝彩的关键之举。过去,邵阳因传统工业发展突出,在外界眼中难以摆脱“工业老城”的印象。而如今,邵阳市通过积极推动体育文化运动,以奔跑为引,以更具活力、开放创新的新姿态,向外展示邵阳经济、文化、产业等各个赛道全力去跑、火热去拼的生动景象,主动亮相,赢得万众关注。
奔跑迸发向上动力,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邵阳人民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的行列,用运动对抗压力,用健康拥抱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仅提升了个人精气神,也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内,市委、市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若干措施,这些具体举措犹如一场又一场春雨,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唤醒,犹如一声又一声惊雷,将全市经济飞驰奔腾发展的号角吹响。
最近,《邵阳市全力拼经济九条措施》再度火热来袭,点燃邵阳经济发展自上而下的无限力量。一个“拼”字,凝聚着邵阳的精气神,展示出邵阳全力以赴拼经济,推动全市经济运行均衡发展和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与毅力。
“我们公司投资了3.5亿元,重点打造智能可穿戴健康科技项目,下月项目一期即将封顶,预计今年9月左右第一条生产线投产。”湖南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樊祺表示,“我们还计划在邵阳成立水上运动研发中心,助力全球用户的新品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湖南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为邵阳的产业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不仅是企业的华丽转身,更是邵阳经济发展勇于奔跑、敢于创新的生动写照。
“经过摸底调查了解到我市现有121家从事体育运动产业企业,2024年总产值269.1亿元。”工信局投资规划科副科长黄波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发挥体育赛事在专业服装鞋帽、运动器械等体育用品方面的需求引领作用,做足‘体育+’文章,以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实现做大做强。”
不仅是体育行业,新邵的绿色循环产业、绥宁的竹海经济、邵阳县的茶油飘香……全市各县市区(园区)“一主一特”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邵阳的天空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将九大产业链调整优化为七大产业链。如今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生态绿色食品、数字经济(新型显示)、大健康、循环经济、精品文旅七大产业链齐头并进,产业订单不断,为邵阳经济赛道增添源源不断的力量。
此刻的邵阳,既有七大产业链迸发的“硬核动能”,也有林间新芽萌动的“绿色算法”;既听得见流水线上智能制造的铿锵鼓点,也看得见竹海茶山间文旅融合的袅袅炊烟。邵阳正用实践验证着全域经济奔跑的深层逻辑:万千溪流各展其势,终将激荡出奔向四海的磅礴力量。
奔向精彩未来
“一二一、一二一,邵阳跑团,越跑越强。”3月16日,邵阳跑团的成员们嘹亮的口号,响彻于体育新城周边的跑道。“奔跑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看着在春天里奔跑的伙伴们,邵阳跑团团长陈波如是感慨。春意阑珊处,春花烂漫时,在邵阳市乡间田野上、资江河畔边、或者繁华街市中,随处可见穿着运动服热情奔跑的邵阳人身影。
“跑步是最‘平价’且见效快的运动,跑步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力量、耐力和配速。”坚持跑步20多年的邵阳跑团成员、体育老师刘江南向“萌新”跑友们分享跑步的经验。而配速、力量、耐力,这不仅是科学跑步的三要素,更是邵阳奔跑精神的生动诠释。
配速——永不服输,跑出自我。
在跑步中,配速至关重要,每个跑步者都应跑出适合自己的速度,初始慢,留有余力,越跑越快。邵阳当前的计划发展轨迹与科学跑步的配速理念不谋而合——前期以“跑团经济”为起点,通过举办“奔跑吧·邵阳”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夯实基础,如同跑步初始阶段适应阶段,稳扎稳打、不断蓄力。待形成品牌效应后,逐步引入全国性赛事和文化活动,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实现邵阳经济发展加速度。
力量——创新驱动,跑得更远。
力量看起来与跑步无关,却是跑者跑得更轻松不受伤的保障,唯有强壮肌肉才能跑得更好更远。就如创新是邵阳在各个领域跑得更好的关键要素。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湖南首个分中心落户邵阳;各院士专家工作室落户邵阳,提供创新“源泉”……近年来,邵阳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推动产业链向科技化、智慧化延伸。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邵阳在城市管理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耐力——因地制宜,稳中求进。
科学跑步中,要求跑者提升心肺功能,耐力“加持”让跑者能够跑得更久更远。就如邵阳城市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在新邵县,绿色循环产业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经济、就业双增长;绥宁县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发展竹产业,形成了从竹材加工到竹制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知名的竹产业基地;邵东市开拓“小五金”市场,融入全球贸易大发展格局;邵阳县建立了茶油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电商平台将茶油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海外市场。这些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证实着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精准“跑道”,才能拥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奔跑吧·邵阳’以市县联动的‘新春第一跑’为示范,通过推动形成‘家庭跑、小区跑、行业跑、校园跑”的立体参与体系,壮大邵阳跑团,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提升两个人均目标:人均寿命和人均健康寿命;人均收入。从而打造‘跑步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的跑友来到邵阳。后续将推动各个县市区举办特色跑步活动,挖掘特色精品路线,盘活本土特色文旅资源。朝着‘自己跑起来,举办跑团大会或相关跑步装备博览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形成新业态’不断努力,全面激发文旅新活力。”3月17日下午,“奔跑吧·邵阳”组委会副主任、邵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段雪梅带队来到罗塘村和宝庆森林公园考察时说。
金黄的油菜花田上,微风拂过,花浪翻滚,一条红色跑道,于花海中蜿蜒至远方。当前,古城宝庆,正以“加速前进,奋勇突破”的韧性,在不同的跑道上,奔向更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