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李熹珩 通讯员 匡后丽) 3月18日,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曾燃元,就结核病防治相关问题向广大市民进行科普宣传。
曾燃元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占所有结核病类型的80%以上,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他强调,并非所有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大声谈话和唱歌等方式,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从呼吸道播散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会引发感染。特别是痰菌阳性的结核患者传染性强。然而,感染结核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因为人体免疫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大多数人感染后会处于结核潜伏状态而不发病。
在治疗方面,曾燃元指出,肺结核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十字方针。普通肺结核的标准治疗方案为6个月,而耐药肺结核的治疗周期则更为漫长,全程需要18个月至24个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接受随访检查。同时,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此外,曾燃元还建议公众积极接种卡介苗,及时发现并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防止结核菌的传播。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通风等,也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对于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如儿童、艾滋病毒感染者等,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降低发病风险。
“结核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从自身做起,关注结核病,传播防治知识,共同为终结结核病贡献力量。”曾燃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