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团队为患者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置入。
近日,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转运途中突发心脏骤停,市中心医院急救团队、重症医学中心与心血管介入团队迅速展开了一场多学科联合救治的生死接力。经过7个昼夜的持续抢救,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抵院后极速响应,ECMO搭建“生命通道”
患者姜辛(化名)在转运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意识丧失。急救人员立即实施持续高质量心肺复苏(CPR),通过胸外按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脑部及重要脏器供血。医护人员在短短20分钟极速建立生命通道,争分夺秒实施急救操作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姜辛抵达医院后,重症医学中心团队迅速接棒。面对患者持续室颤、自主循环难以恢复的险境,医护人员在持续心肺复苏的同时,仅用20分钟完成ECMO(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置入,为患者建立起体外心肺循环支持。ECMO的快速启动替代了患者衰竭的心脏功能,为后续血管再通治疗提供了关键保障。
多学科昼夜坚守,七天接力创造生命奇迹
在ECMO支持下,心血管介入团队立即启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通过造影迅速锁定患者心脏前降支完全闭塞的“犯罪血管”,并植入支架,恢复冠脉血流。术后,患者心脏功能逐渐改善,为撤离ECMO创造了条件。
术后救治进入“持久战”阶段。急诊、重症医学中心、护理科等多学科团队24小时动态监测,精准调整抗凝方案、控制感染风险、实施肺保护策略。入院七个昼夜后,患者心脏功能显著恢复,被成功撤离ECMO并拔除气管插管予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
“谢谢,谢谢!”姜辛部分恢复自主活动能力后,与家属一起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这场生命保卫战的胜利,是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与尖端技术融合的典范。从院前急救到ECMO支持,从血管再通到精细化管理,每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彰显了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成效。这场胜利不仅是对医疗技术极限挑战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医者仁心与团队协作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