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邵东魏家桥镇万亩花海迎客来——

“花经济”增色添香热文旅

游客在樱花园拍照打卡。 申兴刚 摄

游客在选购周边老百姓售卖的农产品。 申兴刚 摄

莺莺三月花似海,满山红艳迎客来。3月6日,走进邵东市魏家桥镇千亩樱花园,大家便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不自觉成为了彼此拍摄影像里的“绿叶红花”。红粉佳人、云南山樱、香水樱等多个品种的樱花各有特色,有的鲜红胜火,有的娇嫩粉艳,有的洁白如雪,树与树之间,人与人之间,层层叠叠,交相呼应。上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基地、桃花基地、梨花基地、药材花基地等都能成为游客们拍摄打卡的绝佳胜地。

生态美,造就特色小镇

魏家桥镇地处邵东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邵水河穿镇而过。该镇抓住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结合“生态强镇”这一契机,建设了一批示范性果园、药材基地、油菜基地。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将全镇“赏花经济”稳健盘活,逐步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也为打造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我带着妻儿老小回到家乡发展黄桃种植,当时想着通过产业带动,让家乡父老富裕起来。”樱花园的负责人杨铁桥是魏家桥镇“产业兴镇”战略中第一批回乡创业的“带头人”。十余年来,他与妻子精心耕耘着40余公顷果园,不仅将黄桃园打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观光打卡点,还带出了一批“怀揣梦想”的徒弟。村民杨银胜便是在杨铁桥夫妇的帮助下,通过种植走上发家致富之路的徒弟之一。

这些年,杨铁桥带领村民发展千亩樱花园、千亩药材基地,不仅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更是将魏家桥镇的生态名片在周边县市区打响。村民们“以花为媒”,让“花经济”带动当地的旅游观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休闲娱乐产业、饮食产业等共同发展,前来魏家桥镇的游客络绎不绝,让魏家桥镇“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休闲”的生态名片越传越远。

民风淳,留客更留心

在魏家桥镇的每一处景致里,都有着一道靓丽“风景线”。七八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挑着一筐筐土特产在游客聚集地开始张罗,她们衣着干净朴素,满脸笑容地向游客介绍镇里的观光打卡点,将带来的坛子菜、蜂蜜、麻糖、红薯糖、柚子糖等农副产品给游客品尝。在大娘们的热情好客下,游客们畅快地购买了各自心仪的产品。

“魏家桥镇的手工麻糖、柚子糖承载着我们80后很多回忆,那时候过年过节最期盼的就是大人们给买些吃。现在品尝起来,麻糖还是那么香甜,柚子糖清香甜蜜,满满都是回忆。”邵东市民谢先生带着家人来魏家桥镇赏花踏春,在大娘们的路边摊收获了满满“一兜子”回忆。

“在我们的几个基地里,每年的赏花节、采摘节都是免费让村里的大娘大爷进园,他们不仅成为了游客们的导游,带来的农副产品也丰富了园区‘舌尖上的美感’,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能够品尝到当地美食,感受当地村民的热情。”魏家桥镇“种植专家”蒋海钢、蒋震宇两兄弟打造了共130多公顷的桃园、梨园、桑葚、板栗、蜜橘5处精品水果基地。每年的赏花节、采摘节,水果基地不仅成为了游客们的度假胜地,也让当地的土特产实打实地“火热”一把,村民们通过农副产品销售及游客餐饮接待每年创收超2000万元。

“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魏家桥镇极力打造宜居宜商的美丽家园,游客来我们魏家桥镇不仅能赏美景、品美食,还能深切感受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魏家桥镇党委书记张艳武介绍说,该镇不仅注重各大产业基地的打造,还将富有民俗特色的“赛龙舟”“丰收节”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