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用爱与智慧书写担当

——记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青年教师李乔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90后教师李乔用8年时光,在绥宁县乡村教育沃土上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担当。

初登讲台时,面对乡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李乔深知唯有创新方能破局。经过多年实践,她提炼出“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三环节教学法,将课堂效率推向新高度。

“课前精备”不仅限于教材分析,而是要让抽象公式“活”起来。以《三角形面积》一课为例,她提前一周设计教学方案,亲手制作教具,还将学生课间玩耍的七巧板融入课堂设计。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通过拼摆不同三角形推导面积公式。当一名学生发现“两个任意三角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时,她立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重点讲解公式推导过程。课后,她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分层练习:基础薄弱者巩固公式应用,能力突出者挑战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这一模式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闯关节奏。

“李老师的课像魔术,复杂的知识一下就变简单了。”学生们的评价背后,是她无数个深夜伏案备课的身影。从教八年来,李乔渐渐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收获了自己的果实:在精品课展示中多次荣获市、县级“优质精品课”;积极参加数学学科优秀作业设计并获绥宁县教育局嘉奖;多次获得片区、城关镇、学校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为创新教学方法,她主动参与“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等活动,将数字化教学的火种带回课堂。

在2024年9月的“国培计划”绥宁县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数字化教学技能提升培训中,李乔深入学习了多种数字化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如今,李乔已掌握制作互动式数学课件的技巧,设置趣味数学小游戏来巩固知识点,还学会运用线上平台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在《认识图形》教学中,她引入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屏幕上,三角形随着学生拖动鼠标瞬间组合成平行四边形,棱锥的展开图立体旋转……抽象的几何概念化作可视化的互动游戏,孩子们惊呼:“数学原来这么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担任班主任的李乔,将这句话融入班级管理的每一处细节。

班级图书角的一排排书,是李乔自费购置的。“当时班上有孩子流露出‘躺平’心态,认为努力与未来无关。我便想到用真实的故事唤醒他们的内驱力。”于是,她为学生们播放了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纪录片,从“两弹一星”的筚路蓝缕,到高铁网络的纵横九州,当孩子们看到科学家们在戈壁滩啃窝头搞研发的画面时,教室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趁热打铁,李乔自费购置了《国之脊梁》《科学家的24小时》等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课本上的公式背后站着怎样一群人,这是我选择这类书籍的初衷。”李乔说。

从寨市苗族侗族乡的青瓦白墙到长铺镇的现代校舍,环境在变,初心未变。这位“90后”教师,初心如磐,在乡村教育的热土上默默耕耘。在这条点亮薪火的路上,她将继续以爱为舟,以智慧为桨,载着乡村孩子的梦想驶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