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建设教育强市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奋力开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会的胜利召开,在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力量。
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恒荣表示,此次全市教育大会是近年来我市规格最高的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我们不仅要有“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政治站位,更要有“躬身力行、破局开路”的实践担当,将大会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全市教育系统将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线,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从纸面走向实践,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生态;持续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并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让教育公平向纵深延展;健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抓好学生安全工作,维护教育系统稳定。
市一中党委书记欧阳铁光表示,市一中全体师生将以“赶考者”姿态,奋力书写立德树人、质量跃升、健康平安、队伍强基的“四张答卷”:广泛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结合本土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革命精神培根铸魂,答好育人卷。聚焦教研教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推进集团化办学,完善教研合作等机制;构建AI精准教研系统,用“数据画像”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答好质量卷。打造“校长喊你来跑步”运动品牌,完善心理健康“筛查-干预-成长”机制;升级“护校行动”3.0版,织密智慧安防网,答好平安卷。实施“铸魂强师”行动,依托名师工作室传帮带;推行积分制管理,培育“务实精进”教师文化,锻造新时代“大先生”队伍,答好队伍卷。
新邵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柏初表示,新邵县教育系统将全面学习、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担当作为,落实“规范管理巩固提升年”“教育质量攻坚提升年”活动,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强校领跑、整体提升”的集团化办学,规范基础教育管理,深化“校联体”建设;争先创优,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红孩子”思政品牌,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挥“三名工作室”辐射作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在擦亮“精致教育”品牌上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成教育强市目标贡献新邵力量。
隆回县岩口镇天壁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勇表示,将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继续开设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课堂,建设科技实践基地,开展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以科技教育带动学校思政、语文、数学等各项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曾毅表示,将持续发挥教研的促进作用,通过送教下乡、联合教研等活动,提高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与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
市十二中教师粟芬芬表示,学校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期,作为一线教师,将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发展和教育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