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刘 莎

小小食用菌撑起 乡村振兴“致富伞”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通讯员 杨松华

刘莎在采摘羊肚菌。

2月26日上午,在位于大祥区城南街道台上村的一处食用菌基地内,一根根交叉摆放的菌棒有序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菌香。菌棒上肆意生长的黑木耳,颜色从深褐色逐渐转变为黑色,就像一颗颗黑宝石。

“前段时间空气湿润,黑木耳长得格外旺盛。现在正值出耳季,你看这根菌棒上已经成熟了一些黑木耳,可以采摘了。”大祥区人大代表、湖南神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莎随手拿起一根菌棒介绍说,这片是公司去年下半年打造的新品种有机黑木耳试验区,再过半个月将迎来新一茬的黑木耳丰收。

种植黑木耳,每年的密集管理时间只有4个月,期间只需浇水和采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刘莎于2022年引入全自动化喷淋设备。该设备通过传感器监测湿度、温度等参数,精准控制灌溉,可减少70%以上的人工操作,尤其是缓解了农忙季节用工紧张问题。

对比自动化喷淋系统和传统灌溉模式,刘莎说:“人工浇水易出现过量灌溉或覆盖不均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而自动化系统采用雾化技术,配合实时环境数据,节水效率可提升50%以上,同时减少烂耳率,提升耳片厚度、光泽度。”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刘莎还通过无人机植保和机械化耕种等方式,实现不同作物的精准化田间管理。

在羊肚菌种植区,采用“真菌遗传”“原生质育种”技术培育的羊肚菌也正值丰产季。自2月份起,刘莎便带领周边农户日复一日地忙碌在采摘、分拣、鲜销与烘干的作业链条中。“羊肚菌和黑木耳都是10月份开始生产、来年1月份出菇、2月和3月份采收。今年的羊肚菌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以上,预计亩产达600公斤至750公斤。”刘莎说,产量的提升得益于公司科研人员采集了隆回县金石桥镇区域野生羊肚菌,利用“性状分离”等育种技术培育驯化的新一代种源。该品种菌柄粗壮、肉质饱满,栽培环境适应广,栽培技术更为简便。

“今年春耕的重头戏是食用菌基地的产能突破和品质升级。”刘莎说,食用菌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很“娇气”,比如羊肚菌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全靠由小麦发酵而成的营养包供给营养,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目前,公司已建成34公顷的种植基地,基地生产的黑木耳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如今,黑木耳、羊肚菌已经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元宝”。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吸纳本地劳动力100余人,并以食用菌种植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全市区域内600余农户跨入食用菌种植行业,在全市形成覆盖30多个村的食用菌产业网。

“让科技扎根土地,用产业反哺乡村。”刘莎表示,公司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筹资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