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廖海兵:逐梦兴农 勇当头雁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张 伟

2月20日清晨,在邵东市仙槎桥镇清江村的育秧大棚内,种粮大户廖海兵正忙着清理育秧盘。今年开春,他便将家里的犁田机、插秧机、旋耕机、农用无人机等十余台套农机设备全部检修完成,为30余户“种粮团队”近60公顷的水稻种植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于2014年回乡发展水稻种植。当时承包了3个村500多亩农田,农忙时最多请了30多个村民来帮忙犁田、插秧、撒肥,哪敢想如今利用现代机械设备比人工种植起码提速了上百倍,搞农业种植也需要不断学习高科技啊。”端着一大筐育秧盘的廖海兵讲起家里三代的种田史,不由得感慨。

1980年出生的廖海兵职高毕业后便进入工厂打工。成家后,他开过服装店、办过托运站。“小孩慢慢长大了,四处跟着大人奔波,上学也是个问题,尤其看着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便想着回乡种田。”在廖海兵的印象里,祖辈种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锄一耙翻耕种植,每到农忙时节,家长便让家里的小孩请假回家帮忙。直到父辈种田,慢慢开始使用一些农机设备,种田也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2014年,廖海兵从贵州回到家乡承包了3个村33公顷农田开始了水稻种植之路。虽然是“子承父业”,然而对于水稻种植廖海兵完全就是“门外汉”。闲暇时间,他通过网络学习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同时,只要县里、市里有农业农机相关的培训,他都积极报名参加。通过5年时间的学习及经验累积,廖海兵不仅成为了全镇的水稻种植及农机设备维修方面的专家,还带出来8个种植大户“徒弟”,让大家一起跟着走向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数字化高效农业时代。

“每次为徒弟们讲授智能化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时候,我都会将小孩也带上,让他们现场感受一下科技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让小孩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廖海兵说,以往对农田开展病虫害防治都要人工去核对农田面积,要下到田里去勘测病害,然后才能配比出药剂。现在通过无人机“5G”勘测,便能在农业软件的App数据库里直接得出各项数据,无人机还能做到全方位智能喷洒、有效防治,不仅节省了劳力开支,还节约了很多农资成本。

“如果我的小孩来从事农业种植,那将是另一个高科技时代了。”在廖海兵的计划里,他要培养出更多的爱农业、懂科技、善管理的“徒弟”,只有跟上科技更新的步伐,才能为乡村振兴积攒更多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