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好不好,交给群众考一考;机关作风行不行,要让基层评一评。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要常请群众给自己“把把脉”。通过“把脉问诊”,清除思想之垢,革掉行为之弊,从而少犯或不犯错误。这种请群众“把脉”的做法,应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从医学上讲,“脉”是身体血液在血管中周期性流动所产生的液体波动现象。一个人身体不舒服时,就会请医生把脉、治病,及时发现病情,找准病因,祛除疾患。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思想也有“生病”犯错的时候,有了病就要及时把脉就诊,否则,将会一错再错,步步滑坡。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常请群众“把把脉”,就是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接受群众的监督,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从而时刻保持思想和行为的健康端正,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常给思想“把把脉”。要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中校准自己的思想,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定力,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不挠。
常给学习“把把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只有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新方法、新策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要通过群众的评价,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学懂弄通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是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给工作“把把脉”。要时常审视工作的成效和方法,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取得了实际效果?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是否只是为了图政绩,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通过把脉问诊,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到以更加务实、清廉、高效的作风投入工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常给廉洁“把把脉”。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一旦廉洁出了问题,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要问诊自己是否坚守了廉洁底线,是否抵制住了各种诱惑,是否做到了公私分明。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否保持清醒,不为所动;在权力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徇私情。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常请群众“把把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式,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治好我们身上的“四风”之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