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滥称“宝贝”,不如经营好内容

作者:王朝帅

日前,笔者路过大祥区一家炸鸡店时,看到一名主播正在店门口直播,宣传店内的餐食。言语间,女主播对着屏幕前的网友反反复复喊着“宝子们”“宝贝们”,这让笔者感到很诧异。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配送行业的发展,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带货盘活了一个又一个商品的销售,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批“网红”。“网红经济”的爆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主播阵营。

2024年3月27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508万名职业网络主播。同年7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增设“网络主播”为新职业。

随着就业人数激增,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内卷。在激烈竞争过程中,有许多网络主播为了流量和销量,一打开直播就对着屏幕前的网友连喊“宝宝”“宝贝”,有的甚至为了博眼球、蹭流量,热衷于搞低俗、跟风直播。

本来,“宝贝”这一称呼只在情侣或亲密关系中使用,用以表达一种特别的溺爱和宠爱之情,传达的是一种温柔和亲密的情感。滥称“宝贝”,是言语不自律的一种表现。

当网络主播成为国家认定的职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职业行为规范,并通过努力经营内容、公平公正交易来赢得“粉丝”。一口一个“宝贝”、造噱头、从众跟风并不能成为真“网红”,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如果网络主播只在乎直播形式,不注重直播内容,长此以往,只会让路子越走越窄。

笔者认为,网络主播要想实现职业价值,就需要专注内容生产,以优质化、差异化的内容取信于人,譬如在直播时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或者当地的民俗文化与风情,又或者提供健康向上、有价值的内容,打造极具个人特色的IP等。同时,还要遵纪守法并保持良好品德,摒弃低俗、跟风、博眼球等不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