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成效,对如何抓实重点任务、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为我们开展全年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朱敏表示,2025年,全市财政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打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坚持强基固本,持续实施财政收支提质工程。打好收入组织主动仗,深化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同时充分挖掘非税潜力,力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大力实施财源建设提质三年行动,全方位推进税费精诚共治,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财税贡献评估机制,提升财源建设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底数,探索挖掘各领域各类型资产资源,将盘活收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筹用于事业发展;更加习惯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持续压降行政运行成本,加强项目经费管控,强化预算执行与资金安排挂钩机制,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力度。
统筹财政资源,持续实施财政政策提效工程。突出大事要事保障,统筹财政政策和资金,强化科技支出财力保障,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抢抓“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加强优质项目储备,争取更多“两重”项目落地;用好用活专项债券资金,以好项目、大项目有效扩大投资;支持开放平台建设,协同建设招商引资新体系;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持续稳定发挥好“潇湘财银贷”“知识价值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作用;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拓展服务范围;加快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稳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坚持尽力而为,持续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坚持人民至上,把保障民生摆在首要位置,确保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70%以上;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加强对基层“三保”的监督指导,严格落实“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分级负责制,同时严格执行民生政策备案制,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不盲目提标扩面;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稳步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等保障标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做好教育事业经费保障工作,支持重大教育项目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先行示范,持续实财施税体制改革工程。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围绕“五张清单”,着力推进降本提效“四大攻坚”,持续推动信息化项目集约降本攻坚、城市管理运行降本增效攻坚和资产与预算管理联动攻坚,产业发展及各类奖补政策清理转型攻坚在省级攻坚基础上拓展到所有类型的奖补。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健全政策跨部门集成、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作新机制,强化改革保障,到2026年初步构建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