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市中医医院岐黄综合大楼。
“专家博士齐助力 服务家乡零距离 四级联动健康行”洞口县活动现场。
家庭医生团队穿梭于阡陌街巷,为全市基层医疗单位签约居民提供贴心医疗服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持续加强;在全省率先建立DIP中医病种,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初见成效,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这一幅幅画面,是市卫健委工作的生动实践。
2024年,市卫健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领域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健康邵阳建设进一步提质。
●建设赋能,医疗资源强保障
医疗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见证着我市医疗资源的持续拓展。2024年1月28日,市中医医院岐黄大楼主体工程封顶;2月21日,市妇幼保健院新住院楼正式启用,医疗设施提质明显。
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服务品牌建设。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入选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儿科、乳甲外科、护理学,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中心、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专科入选国家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和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目前,全市拥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5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5个。
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村医管理试点成效明显。全市完成乡村医生等级评定试点工作,466名乡村医生享受工作补贴,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实现全覆盖。持续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定向培养49人,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临床医学生42人。组建254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率达100%。
●深化医改,医疗布局启新程
悠悠万事,健康为重。深化医改有助于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全方位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2024年,我市成功获批为省委改革办试点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部分经验做法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重点媒体推介,隆回、新邵和市中心医院深化医改的典型案例入选湖南深化医改案例汇编。
医疗集团建设不断扩容。市中心医院与大祥区人民政府签订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框架协议,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双清区11家基层卫生机构组建医疗集团,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在北塔区的网格化布局基本调整到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邵阳县中医医院组建医疗集团。
中医药综合改革初见成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扩大DIP支付中医病种目录,中医优势病种达302个,并建立多个日间病房病种。此外,成功承办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签约多个项目和中药材采购协议,为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共建共享,健康邵阳提质效
“健康底色”是广大居民的“幸福底色”。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健康邵阳建设”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是卫生健康系统最大的追求。
全市共建有健康县区5个,健康促进学校413家、医院226家、单位192家、企业64家、村(社区)283个,健康主题公园7个、健康主题步道(一条街)10条……2024年,市卫健委积极推进健康邵阳建设,探索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各方面,着力改善居民健康生活环境,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为持续抓好巩固国卫工作,市卫健委定期开展卫生城市督导工作,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推动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此外,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示范带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大力推进各县市区组织实施卫生创建活动。
●党建引领,服务提升惠民生
党建工作是引领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卫健委坚持高位谋划、高点推动、高标准落实,紧扣“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主线,持续提升各项医疗服务水平。
搭建全市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实现2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学检查项目结果共享互认。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诊达10万人次,检查结果互认达11万次,为患者节省费用超过1100万元。积极推进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及学生心理门诊,目前已有10家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有效满足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活动,全市1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规范设置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检查“一站式”预约、床旁“一站式”结算;建立巡回医疗常态化机制,组建9支市级巡回医疗队,覆盖12个县市区,覆盖乡镇(街道)238个,巡回诊疗患者33833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6730人次。
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体系。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制度,推动落实一系列就业支持、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奖励政策。开展脑卒中、新生儿疾病和农村适龄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建设,全面实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积极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满足托育需求。全市新增托位4200个,完成全年任务比的120%。同时,市机关幼儿园分园正在建设中,市税务局等部门也委托已备案托育机构为本单位职工3岁以下子女开展托育服务。
建成各类卫生应急队伍27支,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25支。2024年,新建市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及市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对全市13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进行动态调整并配备一批背囊式应急装备。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3类事件8起,组织2次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和1次军地联合洪涝灾害应急演练。通过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医疗监督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加强跨部门执法联动,全面开展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行动、中医药服务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医疗广告专项行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督管理专项行动、民营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等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医疗国家随机监督检查任务,全市2024年国家双随机监督任务完结率100%。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的工作部署,扎实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相关问题整改。组织疾控机构以大米和食用油为重点,采集222所学校572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共覆盖学校167所,学生3.2万余人。
展望未来,市卫健委将紧扣党建引领这一主线,深化“两项改革”,突出“三个核心”,强化“五大支撑”,全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