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说拜年

作者:黄三丛

说起过年,年味最酽的时刻莫过于正月初一拜大年。

在武冈老家,这种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早早吃了新年第一顿丰盛的美味佳肴,穿上崭新的衣服,迎着新年第一缕晨曦,开启了拜年的欢乐行程。

孩子们是拜年的先锋队,在村头集合以后,就由一个组织号召能力强一点的伢子领队。每到一家大门口,领头的伢子就依着主人家的辈份,高声欢叫:“八爷爷、八奶奶(或五大伯、五大婶),我们给您们拜年啦!”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门前一片欢腾。屋里的长辈们听到拜年的欢呼,眉开眼笑着从屋里走出来,一边忙不迭地给大家发饼、花生或爆谷糖之类的食品,一边尽拣吉祥的话语祝福孩子们——“鸿运当头”“读书上进考百分”。那些长辈们,无论平日里喜不喜欢凑热闹,或大方的、小气的,或家境宽裕的、拮据的,都换上一副崭新的容颜,格外慷慨大方。谁都向往人丁兴旺、门庭增辉,这下子一群生龙活虎的伢妹子们争相涌来,喜气盈门,岂不开心?孩子们答谢完长辈的厚礼和祝福,便告辞赶往下一家。

第二拨拜年的是晚辈后生组成的方队。相邻的几个兄弟邀齐了,就从辈份最高的长辈家依序行礼而去。对于成年的晚辈们抱拳作揖前来“叩节”(给长辈拜年),长辈们自然欣喜有加,一边回谢致意,一边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大家诺诺连声:有说多谢长辈贵言的,有说难为您老开金口露银牙的。于是大家心花怒放,融融乐乐。接着,长辈们执意请大家入席围桌而坐,先是递上一杯热乎乎的浓茶,然后敬烟。茶后烟余,本来可以告辞的,可有些豪爽的长辈还执意要把大家留下喝酒。下酒菜是早已备好的,其中腊菜居多,甚是丰盛。虽盛情难却,拜年客也懂人情世故,知道老人家杀个猪过年,猪耳朵之类的有限,需要招待的拜年客多,因而大家即使坐下来喝酒,也只象征性地择些猪血丸子、豆腐或瓜子、花生下酒。使命在身,晚辈们谢过长辈,打躬作揖,告辞而去,赶赴下一家,演绎相同的故事。

这种拜年的程序,还兼有一层积极意义。同在一个村,平素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相互间难免发生点口角,碍于面子,互不搭理,闹“鼻子气”。临到正月初一,辈份或年龄低一点的,就主动上门叩节行礼。在这吉庆的日子里,受敬重的一方自会感动,于是“相逢一揖恩怨泯”,兄弟叔侄又和好如初。

(黄三丛,武冈人,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