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樟树垅茶座

儿时的玩具

作者:易祥茸

小时候,从乡里到县城我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玩具店”。我们所有的玩具,几乎都是自己制作的。

高 脚

记不得在哪部老电影里看到过一个很威风的踩高跷(我们叫踩高脚)的镜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很羡慕,但又不服气: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踩高脚我们也会。没有式样标准的高脚,我们就从家里的柴房里,弄来两个干了的松树尖,每个只留下一个长得比较平直的枝丫做“踩板”。然后,根据情况,枝丫下面的树干留尺把长,枝丫上面留二尺长。这样,一对高脚就做成了。我们踩着简易高脚,仿照电影里的样子,“靠膀子”“跳跛脚”,也可以在浅浅的水里行走,甚至还可以赛跑。但是,这种高脚简单是简单,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那个当踩板用的枝丫,用得久了,或者踏力太重,就容易被“劈开”,这样高脚也就报废了;还有,那枝丫究竟有角度,脚踏在上面久了,脚板就夹在枝丫中间,鞋子磨破不说,脚板也夹得生疼。

我思谋着要做一副像样的高脚。我在砍柴的时候,老早就相中了可做高脚的杉树——是被雪压断了尖、又成长了几年的,那样的树木质相对紧密些。待树长到小茶杯口粗细的时候,就砍下来,削掉粗皮带回家。父亲会做木工,锯子、斧子、刨子、凿子都有。这些东西平时父亲都管得很严,根本不让我们小孩碰。因为一旦有什么闪失,弄伤手脚就麻烦了。所以我就常常趁着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动用他的工具,开始完成我的“杰作”。我虽然在读小学,但也有十来岁了,平时父亲做木工时,我在一旁也看得多。因此,父亲一些轻一点的木工工具,我不但“拿得起放得下”,用起来有时还称得上得心应手呢。

不久,一副精致的高脚就做成了——高矮合适,踏板做得宽,可以久踩也不会勒脚。特别是,我把一副高脚刨得溜光溜光,其他小朋友馋得流口水。以后,我踩高脚的技艺突飞猛进。我踩着高脚去放牛,甚至下雪天也踩着高脚去上学而不要换雨鞋。这副高脚一直陪伴我到读初中。

陀 螺

小时候,我上学是没有书包的,父母亲就给我一个装米用的锁扣布袋子。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布袋子里除了装有书籍课本外,还装有一个陀螺和一根用于抽陀螺的布条筋。陀螺是自己做的。做陀螺要木质特别紧密的稠木、栗木。它个体重,旋转的时候稳,持续的时间就长,而且着地的部分不容易磨损。像杉木就不行,因为木质松,陀螺抽起来轻飘,不能稳住重心,转不了几下就倒地了。

做陀螺的时候,先找一段好木料,将它的一端用柴刀削成圆锥形,然后根据需要用锯子将木料锯断。做好之后,为了更吸人眼球,就要在它身上美化一番:在顶部用墨水画上红黑或红绿的圈,这样陀螺转起来会像美丽的彩虹落在宽阔的湖面,特别好看;或者在上面画一个风火轮,一旋转,陀螺就像要飞起来一样。陀螺的侧面,有的涂上红色,旋转起来像一团火焰在燃烧;有的则涂成黑白相间,旋转起来像一条百步蛇在扭动,让人害怕。

陀螺已经美化好了,还要记得在陀螺尖的地方钉上一个铁钉子,再把铁钉子磨光滑,让它和陀螺的木质部分融合为一体。有时候为了减少陀螺在旋转时的阻力,还要在陀螺周身涂上蜂蜡。然后,去母亲放针线烂布的簸箕里找些布条筋,再随便找根棍子扎上,就成了抽陀螺的鞭子。如果簸箕里没有,就去折棕叶,把叶片撕成丝,也可做抽陀螺的鞭子。

铁 环

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学校风行玩滚铁环的游戏。我心里也痒痒的,但是那时做铁环的铁丝是“战备物资”,我们小孩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

有一天,母亲要我去阁楼上把她的纺车搬下来。在那里,我突然发现了一只底部已经腐朽且已散架的水桶。桶已散架,但两个铁箍还在。虽然锈迹斑斑,但仍然溜圆溜圆的,一点也没变形。我高兴坏了,这不是一对一大一小的绝好的铁环吗!我赶紧把母亲的纺车搬下阁楼后,又上去把两个铁箍小心地拆下来,藏在床底下。后来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我把铁箍的锈迹擦拭干净,又在父亲的木工工具盒里找到一颗长铁钉,用钉锤将它锤成弯钩形,再绑在一根棍子上,滚铁环的钩子也就做成了。以后,我不但可以滚单铁环,还可以滚双铁环,还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赶铁环上坡、绕弯……

当然,小时候,我们玩的游戏还有“弹弓”“抛石子”“打翻版”“下五子飞棋”“丢氹”“打叉”等,多了去了。而进行这些游戏的道具又非常简陋,有的只需要一个树杈,有的只需捡几颗石子,有的只要几张纸片,有的则只需在地上画上棋盘格……

(易祥茸,邵阳市二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