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剑萍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以“消费市场扩容升级”为重点,激发消费潜力。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全市商务系统将在促消费上下更大功夫,紧盯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对标开展消费扩容升级专项行动,引导更多的单位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全面构建大消费格局。同时,重点做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的购买补助工作,鼓励汽车和家电下乡入村,释放“宝庆一桌菜”“邵阳月嫂”服务消费潜力,让市民享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这些年,我们打造了多家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会反响很好。”曾剑萍表示,将持续优化消费场景,聚焦赛事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热点,支持县市区建设消费集聚区、引进品牌首店、打造餐饮名店,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
以“出台招商指导方案”为重点,激活招商动力。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保障。全市商务系统将顺应招商引资新趋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出台招商指导性文件,优化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校友招商、人才招商等模式,积极探索基金招商、科技招商、飞地招商、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全面构建大招商格局。同时,完善“宝庆人才卡”制度,在各邵阳异地商会设立1名以上招商专干,对接“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组建驻外招商专班,出台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吸引院士专家在邵转化科技成果,加大赴外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不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对外贸易攻坚行动”为重点,激荡开放活力。继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首发,结束了我市无国际贸易班列的历史后,2024年我市又相继开通了对接湘粤非和盐田港的贸易班列,首次推行湘粤港“跨境一锁”模式,全面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我市深化对外开放,经贸“朋友圈”已达186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曾剑萍表示,全市商务系统将在培育外贸企业上下功夫,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壮大生产型企业规模,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常态化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经贸活动,打造特色轻工“国货潮品”、新能源专用车“科技良品”、优质农产品“舌尖美品”邵阳外贸“新三样”,引导一批本地生产型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洽谈一批业绩外流企业回归邵阳。
“我们将在消费升级、招商引资、产贸融合等方面精准发力,找到具有引领撬动作用的工作抓手,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以商务经济之‘稳’,支撑全市发展之‘进’。”曾剑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