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品烟火年味 盼文明“清风”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春节期间,我回洞口过年,每到一户亲戚朋友家拜年,都要自带鞭炮烟花上门燃放。这是我嫁入洞口后,在洞口过的第三个年。

我的娘家在城步,与洞口拜年自带鞭炮烟花上门燃放不同,若遇客人上门拜年,则是主人家放一小挂鞭炮,以示欢迎。

嫁入洞口的第一年,我对自带鞭炮烟花上门燃放的习俗不甚理解,询问家中长辈和身边亲戚朋友才知,这是从老一辈就传下来的习俗,一是提醒主人家有客上门,二是图个喜庆吉祥,以表尊重。那一年,我回娘家拜年,便依照洞口的习俗,买了鞭炮烟花上门燃放,足足响了好几分钟,最后留下一地纸屑。

家住洞口县花古街道的肖女士跟我一样是嫁入洞口的城步姑娘。她说,烟花爆竹是春节的标配,也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嫁入洞口近二十年,每年除夕跨年时,隆隆的烟花爆竹声总是如期而至,持续一个多小时后才渐淡。每年回娘家拜年,她依旧遵照洞口的习俗自带鞭炮烟花上门庆贺。

家住洞口县石柱镇的刘先生,每年因拜年买烟花爆竹,要花费近千元。“在我们这里,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少什么都不能少烟花爆竹。”刘先生说,近些年,考虑到环保问题,自己刻意减少了烟花爆竹的购买量,经常和亲戚组队去拜年,拼单购买烟花爆竹。

“由于县城区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我们在城里拜年都不放烟花爆竹,但是去乡下拜年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家住洞口县文昌街道的郭女士说,这是地方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还承载着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年味。

春节期间,驾车途经各乡镇时,总能遇到烟花爆竹鸣响、街头“腾云驾雾”的景象。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启汽车内循环,不让车外的空气进来,因为烟花爆竹燃放后的硝烟味实在不好闻。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从明年开始,回娘家拜年不再自带鞭炮烟花上门燃放。我想,这既是入乡随俗,又经济环保,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