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当“00后”表妹决定辞职创业

正月初四,气温骤降,父亲在祖屋旁生起火取暖。干柴噼啪作响,火堆越烧越旺,全家围坐一圈,各自谈论着一年工作与生意上的得失,这是每年春节大家庭聚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谈笑中,出生于2000年的表妹告知,她于年前辞去了工作,准备自己创业,且已经支付了13万元品牌加盟费,开弓没有回头箭,需要大家出出主意。

“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工?”我问。

表妹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从事英语和文学素养教学工作,业务能力突出,很受学生和家长认可,待遇也相当可观。眼下马上就要成婚,却选择下海当老板,在我看来有些鲁莽。

“一直看好素质教育市场,以前年纪小不敢试,现在我有成熟的教学方法,又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机会不抓住,又要错过一年。”她从包里掏出一沓资料,不紧不慢地分析起来。

“创业风险太大,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又问。

“失败了就重新再来呗,反正我还年轻,学到的创业经验也是财富。再说,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更大吗?不去试怎么知道?”表妹说。

一旁的二姑听后拍手叫好,“说得太对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瞻前顾后,不外出闯荡,就永远走不出村子。”她和姑父一合议,答应为表妹的创业项目注资5万元。大姑、小姑同样大加赞赏,当场表示各出资4万元,以示鼓励。80多岁的奶奶见状,也掏出1000元红包“入股”,说要跟着外孙女一起当“老板”。

表妹被家人的支持感动得几度哽咽,“原以为会挨批评,没想到大家这么信任我。”

大姑笑着说:“敢创业就说明有志气有胆量,值得我们骄傲。”

奶奶一共育有5个儿女,由于爷爷早逝,3个姑妈从小摆摊赚钱补贴家用,上世纪90年代赴广东创业,生意虽做得不大,却也靠着勤劳智慧,早早过上了小康生活。跟千千万万走南闯北的小生意人一样,他们在市场的洪流中沉沉浮浮,摆过鱼摊、卖过手机、开过酒楼,甚至办过幼儿园。他们不断切换赛道,不停尝试抓住新的市场机遇,在每一次创业遇到困难时,总有家人托举,共渡难关。从我记事起,5个兄弟姐妹只要谁家遇到困难,其他家庭都自觉出钱出力。

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呵护后辈的创业梦。后辈从小耳濡目染,所以才有敢于走出舒适圈的勇气,家中“90后”表弟,“95后”堂弟也于几年前创业,从单干到带领二三十人一起干,创业初见起色。创业初期3位姑妈也是全力支持,慷慨解囊。

被认可,被理解,被包容,年轻人才能放下包袱“闯未来”。良好的家风,不仅体现在孝老敬亲,也体现在长辈对后辈的尊重与平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