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晚”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广袤的乡村大地,成了全国文化圈里的新晋“网红”。
1月23日,“早安隆回·相见村晚”2025年邵阳市“我们的节日·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隆回县滩头镇精彩启幕,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视听文化盛宴。除了隆回,全市各地的“村晚”也先后热闹开演,乡村群众创作热情与参与激情高涨,一幕幕好戏轮番上演,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美好新生活。
“村晚”将“C位”给农民,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自信与活力。“村晚”之所以能疯狂吸粉,受到群众热烈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节目由村民自创自演。他们在创排节目的过程中脑洞大开,不断思考突破,携手歌舞、交流互动,不仅从中找到了自信与活力,满足了精神追求,还于无形中增进了感情,促进乡村凝聚力的形成。农民朋友们站到舞台中央,讲自己的故事、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展示乡村艺术“绝活”,尽情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诗和远方的期待。透过“村晚”这个窗口,我们窥见了农民精神世界里的“万花筒”,看见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新面貌。
“村晚”是乡村文化艺术的“宝箱”,为乡村振兴加足文化马力。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晚”的节目内容通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以艺术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既有浓浓的乡土味,又不乏潮流范儿。“村晚”唤醒了许多沉睡的文化资源,探寻出许多隐匿于乡土间的文化符号,同时还挖掘、培养了一批乡村文艺人才。它超越了传统联欢会的框架,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巧妙地将传统民俗的瑰丽与寻常风景的韵味,融入现代乡村文旅产业的新业态之中。我市多地举办的“村晚”活动,不单单有文艺演出,还有年货展销、非遗集市等项目,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实实在在带来“真金白银”,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村晚”扬新风、树正气,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步走。“村晚”受到群众热捧,反映的是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过去,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村民们闲暇时的娱乐活动普遍局限于饮酒、打牌等。如今,“村晚”的盛行有效打破了这一局面,助力村民摆脱陈规陋习,成功引领乡村文化生活从个体娱乐向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新阶段迈进。“村晚”将身边的先进典型、优秀传统文化、真善美文明新风等内容搬上舞台,于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将正能量传播得更远,鼓舞激荡更多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事实证明,“村晚”已经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顺应了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晚”让我们领略了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乡村,点亮了乡村文化夜空。希望通过擦亮“村晚”活动品牌,让更多乡村被看见、被点亮,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