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喜!我市收获十四个“三湘群星奖”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罗建勇

小组唱《撮珠朵》。

群舞《晒·村晚》。

本报讯 11月28日晚,第八届湖南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举行。在本次艺术节群众文化类评选中,我市收获14个“三湘群星奖”,其中6个节目获最佳作品奖(金奖),5个节目获优秀作品奖(银奖),创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湖南艺术节是我省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三湘群星奖也是全省群众文化艺术界的最高奖项。此次作品类“三湘群星奖”评选活动,共收到全省各市州报送的群众文化作品252个,最终126个作品入围决赛,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少儿、合唱、广场舞7大门类10场比赛。

我市选送了11个优秀作品角逐“三湘群星奖”,其中群舞《晒·村晚》、小组唱《撮珠朵》、戏剧小品《新定军山》、男女声表演唱《稻花鱼儿香》、群舞《永远的嗅枪队》、童声情景小合唱《一百只蜜蜂飞过街》6个节目获作品类“三湘群星奖”最佳作品奖,女声小组唱《春满苗乡》、群舞《旺格嗯》(我喜欢你)、小品《社区里的微光》、合唱《在每个有星星的夜晚》《游击队歌》、广场舞《俏花鼓》5个节目获作品类“三湘群星奖”优秀作品奖。此外,《“早安隆回”文旅融合品牌》获项目类“三湘群星奖”,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陈大倩、隆回县六都寨镇综合文化站谭玉华获评“三湘群文之星”。

群舞《晒·村晚》由邵阳市文化馆与邵东市文化馆联袂打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从一个家庭中三代人的角色为切入点,展现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讲述了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筹备一场属于自己的“村晚”的故事。通过细腻入微的肢体语言和场景营造,该节目成功塑造了村民们热情淳朴、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形象,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村的新风貌以及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变化。

市文化馆选送的小组唱《撮珠朵》为土家族哭嫁歌,新娘通过哭嫁表达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难分之情,动人演唱震撼人心。武冈市文化馆选送的男女声表演唱《稻花鱼儿香》结合武冈丝弦元素和民歌表现形式,通过清新优美的男女声表演唱,描绘了稻谷飘香、鱼儿肥美的新乡村振兴田园景象。戏剧小品《新定军山》由市文化馆、新邵县文化馆共同选送,以父亲和儿子的代际冲突为主线,折射出戏曲文化在新时代中的挑战、出路和希望。

由洞口县文化馆选送的群舞《永远的嗅枪队》以巧妙的构思、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气势恢宏的表演,再现了抗日战争雪峰山会战期间,洞口县桐山乡一支由80多名瑶家子弟组成的民间抗日武装“嗅枪队”与中国抗日军队63师187团紧密配合,在“马颈骨伏击战”中歼敌3000余人,为守护家乡、保卫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英雄画卷。

童声情景小合唱《一百只蜜蜂飞过街》由隆回县文旅广体局、隆回县文化馆、隆回县非遗保护中心、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小学共同表演,通过孩子们充满活力和童趣的表演,将蜜蜂的勤劳、团结和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绥宁县文旅广体局、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表演的女声表演唱《春满苗乡》描绘了苗乡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以及苗族人民劳作、生活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苗族文化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隆回县文化馆选送的群舞《旺格嗯》(我喜欢你)讲述了新时代花瑶小伙和姑娘通过打滔(蹾屁股)相识、相知、相爱到老的故事,展现花瑶人民不一样的浪漫爱情及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精神面貌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武冈市文化馆选送的小品《社区里的微光》以社区生活小事为题材,讲述了援非专家文珊回家后与老年痴呆父亲及社区工作者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事件,彰显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的初心使命和传承。

市文化馆选送的原创合唱歌曲《在每个有星星的夜晚》以时空为线索,通过颂扬先烈,勉励来者,进一步增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市文化馆、新宁县文化馆表演的广场舞《俏花鼓》以邵阳花鼓戏的经典元素为基础,结合现代街舞的活力与节奏,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将邵阳花鼓戏中的经典动作与现代街舞的自由随性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舞蹈风。

--> 2024-12-03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罗建勇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73266.html 1 喜!我市收获十四个“三湘群星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