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绥宁苗家姑娘龙乙华侗寨发光——

“种子精神”一直在生根发芽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刘文忠 于海波

龙乙华在红提基地劳动。

龙乙华出席第十四届省人大二次会议。

“一个孩子的生命,牵涉到多个家庭的幸福。大家一定要反复叮咛自己孩子,千万不要私自下水游泳!”6月1日,儿童节,恰逢周六,天气逐渐炎热,正是农村防溺水宣传的关键时期,第十四届省人大代表、绥宁县公安局东山派出所驻白岩村“一村一辅警”龙乙华放弃休息,带领村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地开展防溺水宣传“敲门行动”。

1992年出生的龙乙华原是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寨市苗族侗族乡表田村的一位苗家姑娘,因为爱情的原因,她嫁到相对偏远的东山侗族乡双门村。自从2018年加入“一村一辅警”队伍以来,拥有高中学历的她很快成为警营业务好手,同时担当农村致富带头人任务。2022年底,得知自己成功当选省人大代表,她无比激动:“获此殊荣,我深感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我将尽职尽责、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民发声,努力做好党和国家机关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

实干担当,用初心坚守工作

从事“一村一辅警”工作5年多以来,龙乙华不仅成为白岩村的“活字典”,还是所里协助办理户籍业务的“铿锵玫瑰”。

东山派出所辖区地广人稀,如何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户籍业务?龙乙华牵头建立“小龙帮您办”户籍业务微信群,24小时接受群众预约和咨询,对微信群里提出的问题,一一及时答疑解惑,指导群众在网上办理户籍业务,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2023年12月的一天,正在家陪伴孩子的龙乙华接到一个电话:辖区居民龙师傅称其母亲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到期,无法使用,急需补办。但老人已年过九旬,行动不便,又不能乘坐交通工具,无法到派出所办理。听到这里,她二话没说,立即从家中赶到工作岗位,和户籍民警一起,拿上照相设备,冒着严寒赶到求助群众家中。由于老人一生操劳,手指磨损严重,指纹采集十分困难。为了能够采集到清晰有效的指纹信息,龙乙华用面巾纸蘸着热水,将老人的每一个手指头擦了又擦,最终顺利完成了各项制证信息采集工作。

“近年来,龙乙华共协助民警为群众上门代办和指导网上办证600余人次,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东山派出所所长黄生元说。

担任“一村一辅警”期间,龙乙华不但辅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家庭各项事业也风生水起:公婆乐享天年,她是善待公婆的“孝媳”;丈夫事业有成,她是支持丈夫的“贤妻”;一双儿女品学兼优,她是教育孩子的“良母”……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必须方方面面都作出表率!”龙乙华坦然地说。

心系群众,用诚心带动产业

从“一村一辅警”到“致富带头人”再到“省人大代表”,龙乙华的身份不断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她炙热的家国情怀。

在从事“一村一辅警”工作的同时,龙乙华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于2019年承包了乡里的近一公顷红提种植基地。为了让红提产业成为更多群众的“致富甜果”,龙乙华马不停蹄地向乡里乡外种植红提的“老把式”请教,迅速掌握了红提生产的基本流程。当年,龙乙华所承包的红提基地实现亩产1000公斤,每亩收益2万多元。而且,随着她承包的红提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能向当地村民提供除草、剪枝、施肥、摘果、销售等就业岗位,造福当地百姓。

“龙乙华种植红提第一年就赚到一台豪车,大家都跟着她干呀!”在东山侗寨,苗家姑娘龙乙华具有惊人的号召力。在龙乙华的示范带动作用下,龙乙华夫家所在地双门村和工作所在地白岩村双双成为发展红提产业大村。截至目前,东山侗族乡种植红提300多公顷,“东山红提”成为湘西南一个亮丽品牌。

“红提亩产1000公斤的产量,是不是有点低?”龙乙华将整个东山侗族乡的红提种植户组织起来,建立“日出东山红提微信群”,引导大家不断交流红提种植经验。现在,东山侗族乡的红提产量已经稳定在1500公斤以上,不少种植大户的产量提升到亩产2000公斤,早已形成“亿元产业”。

“有条件的话,多施鸡粪,对改善土壤和提高红提甜度都很有帮助。”龙乙华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这条种植红提经验告诉大家,于是又在东山侗族乡催生出一个新型产业——土鸡饲养。

为民发声,用真心传递民意

龙乙华虽然带领群众在东山侗族乡吃着“红提饭”,但她始终不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核心是种子。

“一粒小小的种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今年1月底,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龙乙华郑重提出《支持绥宁打造制种强县》议案。

龙乙华介绍,绥宁县制种基地位于湘西南两系杂交水稻优势制种区域,是全国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优势区域。近年来,绥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得到一定提升,但发展总体较慢,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不全、机制不活、市场化探索不够和种子产业聚集效应不强。对此,她提出:希望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支持,优化科研、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种子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农民一年的收成,还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芯片”,因此同时需要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增强制种产业抗风险能力,保障绥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推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龙乙华大力支持市农科院深入偏僻深山老林采集野生植物种子,尽量多保存邵阳大地上的野生植物基因,提高生物多样性。

“我现在不仅是一名辅警,还是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将一如既往地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龙乙华表示。

--> 2024-06-18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刘文忠 于海波 绥宁苗家姑娘龙乙华侗寨发光——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64565.html 1 “种子精神”一直在生根发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