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漫步于街道,粽香扑鼻而来,目睹一小店老板正在包裹着粽子。端午节恒久不变的脚步,又悄然而至。
记忆中,家乡新宁的端午节分为两个重要节点: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接着五月十五是大端午。后者更是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庆氛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过端午节,必然少不了要吃粽子看龙舟了。
端午将至,骄阳似火,夏风轻拂。破晓时分,晨光初露,母亲兴奋地带着我去一个叫水勾山的小河畔采摘粽叶。只见那似扁舟摇曳的粽叶在风中舞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响声。
我细心采撷了碧绿而饱满的粽叶,轻置篮子内。这些离根的嫩叶,依旧生机勃勃。翠绿,不久将伴随粽子共登餐桌,献上一抹淡雅的芬芳。
在接近中午时,我们采摘粽叶归来,母亲立刻开始忙碌地准备包裹粽子。母亲将前一晚泡好的糯米置于桌上,并将宽大的粽叶在清水中浸泡并冲洗干净。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目睹着母亲巧妙包粽子的过程:她展开一片粽叶,熟练地卷成一个圆锥状,接着将糯米填入并用大拇指压实。然后,她将粽叶的另一端对折过来,并从底部开始,用棉线以十字形绑紧。瞬间,一个结实的粽子便包好。
我惊叹于母亲娴熟的技艺,觉得自己也应该试试包粽子。便拿起粽叶,学母亲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圆锥状,填满糯米用拇指压平,开始小心地翻转粽叶。我双手用力,使出浑身解数,怎么翻转也包不住,糯米一个劲地从粽叶间溢出来。母亲对我笑笑说:“包粽子也要技巧的,你去柴火灶边烧火吧。”
烧火煮粽子,火焰不断舔着锅底,粽叶的清新与糯米的诱人香气便从锅中飘散开来。直到今天想起来,依然能回想起那清香的味道来。那令人沉醉的气息,已被我珍藏在童年的记忆中凝固。每年五月,随着初夏的微风,它悄然飘入我的心田、梦境。我想,这就是家的味道,是节日的温情。
在一年四季众多节日中,端午节无疑是村民参与热情最为高涨的。赛龙舟成为了沿河村中的头等大事。随着端午的脚步日益临近,即便是远在他乡拼搏的年轻人,也会请假归家,投入这波激情澎湃的龙舟竞渡。
在这片土地上,说起去划龙舟,家中的母亲和媳妇们便自觉地分担起所有家务,任由年轻人投身于这项传统活动。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看划龙舟就好像城里年轻人看世界杯足球赛那般扣人心弦。而那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便是家乡最动听、最能触动心弦的旋律。
上午,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碧透的夫夷江龙舟聚首。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看龙舟赛。我与家人来到夫夷江边,伴随着使人亢奋的锣鼓声和“哟嗬——嗬嘿——哟嗬!”划龙船独特的吆喝声,一艘艘龙舟顺流而至,河水也被引爆了,一时波浪翻滚,浪花四溅。
夫夷江两岸,人潮涌动,景象壮观。锣鼓声、号子声、呐喊声、鞭炮声震耳欲聋。龙舟如箭脱弦,碧波之上掀起层层浪花,桨手的节奏明快且齐整,呈现出一种流动的韵律美。那龙舟如同一阵疾风掠过,我与小伙伴欢呼着挤出人群,顺着河岸,追逐着龙舟的身影……
如今,端午又至,那些温暖的记忆不断在我脑海中重现,如此遥远却又这般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