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天是跚跚来迟的。
过了惊蛰,天气仍然没有转暖;俗话说:“惊蛰寒,冷半年!”今年的惊蛰正好遇上了“倒春寒”,所以,春天的脚步会比以往更慢一些,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对春天的回忆。
春天的信息,先是在庄户人家的菜园里显露出来的。栽在菜园避风向阳处的葱先露出尖尖的绿芽,过不了几天猛然发现已经离地十几厘米高了,叶子嫩绿而肥硕;北墙根的土壤,冬天一般不结冻,刚开春挖出来就是名副其实的羊角葱了。
庄稼人冬天总是用土豆和大白菜凑合过来的,当年的首茬羊角葱是盼望已久的时令新鲜蔬菜。有了它,碗里就多了新鲜,多了绿色。
切一根羊角葱,清油煎熟炝了酸菜,做一碗酸菜面,酸爽可囗,清热开胃,真是老少皆宜的好饭。蒸包子时,土豆丝切碎拌上葱块,蒸熟后土豆夹着浓浓的葱香,别有一番风味。
正当羊角葱被人们吃得津津有味、顿顿不离时,韭菜也长了出来。韭芽刚出土时呈紫红色,待长高时,一簇一簇变得翠绿。自家的韭菜跟菜市场里的韭菜是有区别的,刚割下来的韭菜,叶子不太宽,个头也不高,一股浓烈的味道,直刺人的鼻孔。
小时候,妈妈饹的韭菜盒子是我很爱吃的,包饺子、炒鸡蛋韭菜也必不可少,还有酿皮、凉粉里调上新韭菜腌制成的小咸菜,加上油泼辣子,真是味美。
随着天气转暖,菜园里蒜苗钻出来了。这是去年挖蒜时漏了网的,翻地时把它拣起来切成寸段,装进罐头瓶用醋泡起来,当成下饭菜也是很好吃的。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菜园子也该打理了。先施上农家肥作为底肥,再用锹挨个深翻、用耙将土块耙细,然后分块安排菜品的种植区域。这可是有讲究的:芹菜喜阴,要选在南墙根,撒籽后还要盖上或者绷上遮阳网。
豆角靠墙或篱笆栽种,易于搭架;种萝卜则一定要起垄,垄土要拍实,用木棍均匀地在垄两边插出小洞,放入萝入籽。
油白菜、毛白菜相对来说比较好侍弄,随便撒下去就能长出来,而且生长速度很快。一家人吃不了,眼看长老了,只得喂猪。
有句话叫:“好白菜让猪拱了”,当然这里不关原意,这好白菜却是人主动剁碎了拌上面,送到猪嘴上的。
身在农村并不在意,住在城里才知道菜园子的珍贵。在市场里买菜回来,总感觉菜价太高,手里提的一点菜就有几十元。如果在农村,好多菜是不用花钱买的。
农村的菜园子不光种菜,还会在四周栽上梨树、杏子树,真是春有花,秋有果。
在菜园子里开辟一方种花区域,也是人们的通常作法。春有芍药、玫瑰,秋有大丽花、菊花。
菜园子是一家人爱去的地方,也能体现出庄户人家的勤劳程度和生活水平。生机勃勃的菜园子是农村人幸福的象征。
小时候,就爱往菜园里跑。放学后拿一块锅巴馍馍,掐几根葱叶,吃得津津有味,任凭辣味从鼻孔穿过,直流眼泪。
有时去拔胡萝卜,拔断了秧子,胡萝卜没有拉出来;有时将水萝卜拉出来,一看嫌小了,又塞回去,可怜这只萝卜难逃枯萎的命运!所以,小学课本里“揠苗助长”的词语,我理解很深,因为小孩子有谁不像那个心急的农夫呢?
菜园子给了我无尽的回忆。在这个满是春色的季节,生命正破土而出,新的篇章已经展开。让我们继续勤奋着,梦想已种下,期待丰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