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武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长朱友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朱友爱介绍,目前,武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始终以“五个确保、三个不发生、三个严防”为目标,以“打好道路交通安全翻身仗”、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为主线,紧紧围绕“人、车、路、企、政”五个方面集中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推进基层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大力开展安全守护行动,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违法,强化线上线下巡控。同时,联动其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抓好春运、春节、清明、五一、端午、高考、学考、汛期等重要节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发期、多发时段、多发路段的靶向管控,形成了有力震慑。目前,武冈市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稳中向好,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武冈市道路隐患排查方面做得怎么样呢?朱友爱介绍,近三年来,武冈市共完成道路隐患治理533处,大队组织交通、公路建养中心、属地乡镇(街道)逐点施策,按照“三必上”“五必上”的要求由市公路建养中心全部整改到位,整治率100%。道路隐患治理成效显著。一是科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闭环管理。加强与相关隐患整改责任单位的协作配合,逐一明确隐患治理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做到“一案一档”“一路一策”,全面规范道路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制度,全面强化隐患治理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整改成效。二是坚持滚动排查,力争动态清零。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道路安全隐患,实行滚动式排查、治理,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并联合属地派出所,做到发现一处、督办一处、整改一处,积极推进道路隐患治理工作,力争实现道路隐患动态清零。三是持续清剿重点隐患车辆和驾驶人。坚持警力到一线,入村、入户、入企,扎实开展”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一面”等8类重点车辆及AB类驾驶人源头隐患清剿,指标化管理、动态化清零,加快推动“营转非”大客车、57座以上大客车余量清零。紧盯逾期未报废或已注销仍上路行驶的重型货车,做到及时响应、溯源追踪、源头追查,坚决消除隐患。
朱友爱介绍,武冈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警院合作:大队与湖南省警察学院交管系签订了合作协议,详细讨论了武冈市城区重要道路的优化改造方案。二是优化窗口服务:首先在车管所实现“通道式”查验,“一条龙”“一站式”办理,平均办事时间缩短到30分钟左右。据统计,大队车管所“通道式”查验建成以来,已服务群众20万余人,节省群众办事时间约10万小时。建设”智慧车管大厅”,全程公开业务办理流程,杜绝了”人情号”“插队号”等现象。“智慧车管”还能回溯业务流程,监督业务办理。投入使用以来,已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满意率99.85%。坚持“人性化”服务,在车管所的服务大厅设立“导航台”专柜。监管中心、考试中心长期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为因上班、上学等工作日不便办理车辆检验、驾驶人考试的群众提供交管服务,累计服务9.6万余人。三是坚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全队均是志愿者,每周都会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工作台账,在城区各重要路段、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市民也参与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