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阳,有这么一群人,用爱心为流浪的小动物筑起一个温暖的家。
9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北塔区陈家桥镇高马冲村的小动物保护协会流浪狗基地,见到邵阳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易智琴。易智琴讲述了他们与“毛孩子”的故事。
◆创办协会,用爱呵护流浪的“毛孩子”
“能否联合起来,集中大家的力量保护流浪小动物?”2018年5月,易智琴在爱狗人士的微信群里说了这样一句话。群里的五六个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他们决定成立动物保护协会,帮助更多的流浪动物。注册协会至少需要50名成员,于是,他们在资江南路发传单、印海报,让更多人加入他们。很快,群里凑够了50人。易智琴多次奔走,提交资料和证明。同年11月,协会正式成立。
为了让小动物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志愿者们集资在北塔区陈家桥镇高马冲村租下400多平方米场地,将其改造成流浪狗基地。至此,他们救助的200多只小动物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易妈妈,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狗。”
“马路上有只被撞的小猫,请易妈妈快来救护。”
“易妈妈,我报名参加明天的志愿活动。”
……
随着救助流浪小动物的暖心行动传开,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邵阳市小动物保护协会。邵阳市卓越房地产老板聂超前捐赠10万元资金修狗舍、建围栏,美籍华人协会名誉会长李萍每月捐款购买狗粮,爱心人士王丽红承担着基地的日常管理……众多爱心和善举汇聚到一起,志愿者救助的流浪小动物也越来越多。协会的微信群也从2018年的五六个人,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人。对此,易智琴感到很开心。
救护流浪小动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从2018年起,易智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已坚持了5年。
◆基地困境,亟待一种良性发展模式
小动物的医疗费、绝育手术费用、日常喂养的口粮……这些开销已经成了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巨额支出。“即便最便宜的狗粮也比大米贵得多,我们把米饭和鸡架、鸭肝拌在一起喂狗。”因为资金短缺,很多时候只能自制狗饭来喂养它们。“我们每个月会发动志愿者和网友众筹,但依然入不敷出。”
易智琴算了一笔账:基地一年的租金需要1.5万元,每月需要支付一名日常管理人员的工资,加上小动物的医治救治、绝育手术和200多只小动物的口粮,“每年支出的费用近15万元。这其中救助医疗费和小动物的绝育费就占了一半。”
除了这些日常开销,一场意外让本就拮据的小动物保护协会雪上加霜。8月21日,在一场狂风暴雨中,基地的一棵十米高的大树倒在了狗舍的屋顶上,直接砸出了一个大洞。没有了屋顶,小动物只能置身于风雨之中。这可把易智琴急坏了。经过多次募捐,终于筹集到资金修缮狗舍的屋顶。
对于协会的未来,易智琴很担忧。她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能够支撑基地长久运转,只凭志愿者们的爱心实在是难以为继。
◆让爱生长, 每条生命都值得被善待
“我们这里救助的小狗,大部分都是流浪的、有疾病的、被遗弃的,在我们这里经过治疗,基本都痊愈了,健康地生活着。”易智琴说,几乎每条小狗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它叫忧忧,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只忧郁的狗狗。”关于忧忧的故事,易智琴娓娓道来。
2021年8月,城区某小区发出凄惨的哀嚎,求救的声音惊动了易智琴。易智琴循声而去,终于在小区围墙外的天井旁发现了被麻袋装着的忧忧。面对一米高的天井,易智琴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将忧忧救上来。“打开麻袋后,忧忧已经奄奄一息,脑门上还有一个巨大的窟窿。”忧忧不吵也不闹,只是安静地缩在角落。“每每看到忧忧忧郁的眼神,我感到很痛心。”
“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易智琴呼吁,既然养了,就不要轻易抛弃,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让它们有个温暖的家。
对于领养人的选择,易智琴说:“每个申请者我都会去家访,了解领养人的性格和生活环境,这样大概率能为它们找到一个好主人,也能避免二次抛弃。”
截至目前,邵阳市小动物救助基地共救助了600多只小动物,举办了18场领养活动,为400多只小动物找到了领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