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2日

大安街社区邻居节掌声不断

京剧大联唱 邻里大联欢

记者 王秀丽

大安京剧社的票友老生联唱。

大安京剧社的票友青衣联唱。

接玉珍表演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黄连苦胆味难分》。

“听说今天社区有京剧表演,我们很期待,一大早就过来了。”9月8日,大安街社区服务中心的大门口格外热闹,社区的居民们陆陆续续赶来,一边聊天,一边选好位置坐下,准备听戏。

当天,大安京剧社受大安街社区邀请前来参加邻居节活动。随着锣鼓、京胡等乐器齐声鸣奏,京剧表演正式拉开序幕。随后,现代京剧《红灯记》《杜鹃山》《白毛女》《智取威虎山》和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凤还巢》《柳荫记》《霸王别姬》等选段逐一上演,赢得社区居民掌声不断。

在刻苦练习中感受京剧魅力

“普天下受苦人,同仇共愤,黄连苦胆味难分……”锣鼓一响,接玉珍便携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黄连苦胆味难分》登场,吐字准确、唱腔圆熟,形神兼备的表演将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曲唱罢,现场叫好声不断。

“票房里的票友们,有的是从小对戏曲表演有兴趣,有的是在退休后爱上了京剧,开始自学。有的票友为了提高水平,甚至走路时都会播放戏曲跟着哼唱。”大安京剧社负责人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非常精湛,包含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能,需要演员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为此,他们在请专业老师来票房给票友们进行专业授课的同时,还会积极鼓励票友们外出表演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大安京剧社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不少票友集聚、传习、排练的重要场所。票友们每个星期会花上3天时间到票房集中练习,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当天,为了能够在邻居节上给居民们呈现出精彩的表演,票友们更是早早来到大安街社区服务中心候场。“京剧是国粹,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魅力无穷。”一提起京剧,票友们脸上挂满自信的笑容。

“唱戏让我快乐”

今年86岁的王丽芳是邻居节表演队伍中最年长的。虽已近耄耋之年,唱起京剧来,却有板有眼、范儿十足。“我自己在手机上自学的,跟着手机上播放的戏曲,一句一句地学唱。”说着,王丽芳拿起手机给记者演示起来,“我会唱的京剧可多了,有《春秋配》《楚宫恨》《娄山关》《望江亭》等。”

然而,王丽芳也曾为京剧发音的“假嗓”发愁。“我学京剧走了很多弯路,一开始只知道用‘真嗓子’发音,每次还没跟唱多久,嗓子就疼。”王丽芳说,因为热爱京剧,所以她并没有放弃,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刻苦钻研,最终学会利用“假嗓”发音。

“唱戏让我很快乐,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作为京剧社里年纪最大的一位票友,王丽芳唱京剧已经有20多年了。如今,表演京剧已成为她实现老有所乐的重要方式。近些年,王丽芳虽然一直待在海南三亚养老,但多年来养成的唱戏习惯却从没落下,她每个星期总会出去唱上几场。

京剧社就是个大家庭

“每个票房日,负责人们都会早早到达,安排好器乐和场地。”票友们告诉记者,票房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上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营造出学习京剧的良好氛围。

走进大安京剧社,墙上挂着的小黑板格外引人注目。记者看到,票友们在上面依次签到,按顺序进行练唱。这群多数已过花甲之年的票友,经常站着练习,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票友们因为爱好京剧走在一起,大安京剧社对他们来说就像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的感情也变得深厚起来,不仅会在票房互相学习、切磋京剧技艺,还会互话家常、互聊家事。

“每次一听到说要下去表演,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都很乐意。”近年来,大安京剧社参与演出是一种常态,他们经常送戏进学校、下社区,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我们老票友会做好‘传帮带’,希望能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一起把京剧这一国粹传承下去。”大安京剧社负责人说。

--> 2023-09-12 记者 王秀丽 大安街社区邻居节掌声不断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50977.html 1 京剧大联唱 邻里大联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