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我的楹联之路

贺孝雄

加入邵东楹联家协会已有十三个年头,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心得有不少。

我记得,在入会之前作了一副对联,自己十分看好,时不时与人谈起。上联是:“历代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无数豪强总为争权夺利死。”

1994年,我在胜利街开小吃店时,有个叫肖林德的常客,常说我有文采。我把这副对联写给他看,他竖起大拇指说:“好!好!”

多年后,我才知道他是楹联高手,常和农民诗人张世永在乡里参与红白喜事,写对联。

那年冬天,邵东楹联家协会在解放路新华书店门前摆摊送春联。我又把这副联写出来,请他们给我用红纸写好。他们拿过去一看,微微一笑:“你这副联是谁作的?”我说:“我啊。”“你这副联有两个小毛病,一是合掌,二是不合联律。”

什么是合掌,什么是联律?我不懂,只好红着脸走了。

2010年冬,我妻子的姨父莫贤政老师领我加入邵东诗词协和楹联家协会,从此真正踏上了学习楹联之路。

最初,他送了我两本书,一本是《楹联通则》,一本是《邵东联友录》,还借了我一本《诗韵新编》,千嘱咐万嘱咐不能弄丢和损坏。我把《诗韵新编》拿回,如获至宝,花了三天多时间全部抄录完毕。后来,偶然在博文书店看到这本书,就买了,记得当时还买了《诗词韵律合编》,以这几本书为基础,开始学习之旅。

莫老指点我去找杨济宽老师。杨老是一个热心又很有学问的人。我每次去拜访,他都热情接待,有问必答。谁出了书,他都要送我一本,有什么新消息都会告诉我。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跟朱亮辉校长的结识是缘份。我有一本《邵东联友录》,里面的联家个个都是大师。我拜谁为师呢?我拿起《邵东联友录》,双手合十捧起,心中祈求老天:随缘吧,翻到谁,我就拜谁为师。一翻开,朱亮辉!赫然在目。立马拨通他的电话。那边传来亲切和蔼的声音,我略作自我介绍,说:“我想来拜访您,您看是否方便。”“方便!方便!”

我立马蹬着三轮车,飞奔入教师进修学校。第一次拜会很有收获,朱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

朱老师,人前我总是这么叫,在私下我总尊称为恩师。他是我真正的恩师,十余年来,他无微不至地教导我。从一个音节、一个平仄、一个韵脚开始教,教我如何写律诗、楹联,如何合符诗联的韵律,如何抓住要写的人和物的要点,又如何切入,如何展开。我们结下深厚的师生之情。

后来,我通过恩师结识了谢道溪秘书长。谢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每次拜访,他总是说:“你喜欢书,我这里的书你可以随便选,都送。”后来还为我的《小草清露》拙作作了序。

在微信里,我结识了楹联大师曾小云(江西人)、全国著名楹联大师宋领导师。宋领不仅教导我如何写好对联,还热心地向报刊推荐我的习作。《中国楹联报》《楹联博览》《对联》《河北楹联》《成安楹联》以及其他外地楹联协会会刊上发表的我的作品,几乎都是他推荐的!2022年,他还介绍我加入中国楹联学会。

一路走来,好多位老师无私帮助和教导我,我将没齿难忘。一路走来,我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我家境贫寒,每天要工作十来个小时,加工服装。唯有每天上床后的半个小时可以看书看微信,每每在车衣的同时,把要写的东西打好腹稿,然后凌晨醒来再写在手机里。

这几年来,我的作品在《湖南楹联学刊》《邵阳日报》《邵东作家》《绿汀文萃》发表,少数楹联还获得过小奖。我以联铭志:

老骥心存千里志,

悲鸿梦击九霄云。

--> 2023-03-31 贺孝雄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42709.html 1 我的楹联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