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团队为一名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了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此项新型输液技术的开展与应用,给长期化疗、输液、肠外营养的患者带来福音,填补了该院在此领域的空白。这也标志着该院静脉输液技术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推动了该院医疗服务及核心技术治疗水平的发展与突破。
王安(化名)是一名直肠癌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反复化疗。他非常担心因长期输液导致手肿、瘀青、疼痛等不适,忧心忡忡。前不久,他询问医生是否有一种输液工具可以保护他的血管不受伤害,能长期留置,而且自然美观,能够保护隐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该院血液肿瘤科科主任刘新福带领科室的肿瘤介入专业团队副主任医师李发祥、副主任医师刘炎华、主治医师莫世友等医护人员为其实施了“经左侧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静脉输液港术”。
什么是输液港?刘新福介绍,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它分为三部分:无损伤针、置入静脉的导管、埋藏在皮下与输液针连接的注射座(港体)。注射座连接插入大静脉的导管形成长期血管通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故称作“输液港”。目前主要有两种植入方式:胸壁式输液港;手臂式输液港。如果患者需要3-6个月以上的静脉输液治疗,就可以选择输液港。长期使用总体费用不增加,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是目前恶性肿瘤化疗、长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最佳方式。
术中及术后,王安都没有特殊不适。术后手术切口无红肿,无渗血,血管通路输液通畅,术后查胸片,显示输液港植入到合适位置。王安接受输液港植入术后笑逐颜开,说:“无论是输液化疗还是日常生活,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除了王安,还有以前留置过PICC管化疗完又拔除的其他患者,因为又要输液,考虑到PICC管留置时间只有半年到一年,也选择了留置时间更长的输液港。
刘新福表示,对于很多像王安这样的肿瘤患者而言,化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反复的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刺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可能对静脉产生损伤,严重者可能引起皮肤坏死、溃烂或继发血栓、感染等重大风险。现在,血液肿瘤科开展了最温柔的注射方式——输液港,就可以轻松解决以上问题。
据了解,市中心医院为我市首家掌握输液港全套流程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最近一个月,该院血液肿瘤科已顺利完成输液港植入术十余例,现已常态化开展该项技术。有静脉输液港需求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一二线城市大医院同等的技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