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7日

“古文化”的“新脉动”

——记邵东市非遗项目“邵东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唐志平

记 者 陈贻贵 通讯员 羊 声 羊宏斌

唐志平(右)表演“邵东车马灯”。

唐志平和团队在表演车马灯。

“打开东门进财宝,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莫滚出啰,滚一个满堂红……”2月5日上午,在邵东市昭阳公园外,唐志平带着邵东市野鸡坪镇黄家村60余人的车马灯队伍进行了表演,幽默、喜乐的演绎方式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笑声。

唐志平是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东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邵东市文联副主席、邵东市作协主席。多年来,在他的执着坚守下,“邵东车马灯”重新回到了人们视线,这个原本被遗忘的“古文化”又有了“新脉动”。

文化瑰宝受冲击逐渐衰落

邵东车马灯历史悠久,是邵东民间的传统小戏,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车马灯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在邵东极为盛行,几乎是家喻户晓。出生于邵东市野鸡坪镇黄家村的唐志平自幼爱看车马灯,只要听说有车马灯表演,他就会早早地去抢占前排位置。

1983年冬,看着周边村里都有了车马灯队伍,刚满19岁的唐志平便萌生了在自己村里组织一支车马灯队伍的想法。他从当地信用社贷款500元买了32盏马灯,与堂兄一起到山上砍下30多棵小树做马灯把,2根南竹做马头和排灯、提笼,再到村子里“招兵买马”,多次游说俊俏的姑娘、英俊的少年加入。请会唱花鼓戏的伯父唐新家、父亲唐星照和邻居宁宏发等当老师,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学唱小调、学打锣鼓、学奏乐器、学窜马灯等。

一个多月的专业培训后,一群充满朝气的车马灯队伍浩浩荡荡,彩灯如龙、彩车翩跹,曼妙婀娜的仙女们融合湖南特色的民俗习惯与民间曲调,加上绚丽多彩的走马灯,所到之处,皆是掌声如潮、轰动一时。《西游记》《白蛇传》《讨学钱》《老汉背妻》《刘海砍樵》《四仙姑下凡》《姜太公钓鱼》《韩湘子化斋》等许多经典故事,通过他们的幽默风趣的诙谐演绎,当地老百姓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随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对农耕文明接踵而至的强烈冲击,“邵东车马灯”市场急剧萎缩。随着南下打工浪潮,村子里的年轻人为了生计相继离开村子,美丽的花旦们也已出嫁,英俊的少年郎另闯出路。由于车马灯队伍人数最低得有50人至60人以上,并且每人都得有一定的专业性,唐志平的车马灯勉强撑到了2000年不得不停锣息鼓,而这也成了唐志平心头多年的伤与痛。

重整旗鼓重焕光彩魅力传承

“唐主席,今年要将车马灯耍起来!”2022年1月1日,唐志平接到邵东市文化馆、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的电话,希望他能让邵东车马灯重新回到邵东市民的春节生活,让人民群众感受浓厚的家乡年味。他欣然应允,并立马付诸行动:买道具、置行头,喊亲戚,找伙伴。

通过多方奔走,不到一个月,唐志平就组织了一支70余人的车马灯队伍。他没日没夜地带着队员排练,还邀请邵东市文化馆、邵东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老师上门指导。

2022年正月初三晚,唐志平带领野鸡坪镇黄家村车马灯队在黄家村孝义组宁北平家浩浩荡荡出灯……2022年正月初七下午,黄家村车马灯应邀奔赴邵东城区、街道社区、企业厂矿、乡镇村组巡演,传达喜庆、表达祝福,累计演出10晚100余场次,每场吸引了数百人观看,最多时有近1000名观众,让深藏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邵东车马灯迅速在抖音号、视频号、朋友圈刷屏,唐志平因此成为了“网红”,并被评为“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代表性传承人”。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晚,在邵东市星城花园,邵东车马灯队伍为市民表演窜灯、唱调子、数课子、传统民俗小戏等,加以王婆、晚妹几、罗瞎子、波奶几、卖柴郎、《白蛇传》人物白蛇精、青蛇精、法海、许仙和《西游记》唐僧师徒等演员,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让大家感受到春节的浓浓年味。1月29日(正月初八)晚,邵东车马灯队应邀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荫家堂等地,开展民俗展演庆新春活动,非遗和文物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视听盛宴。

据统计,2023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唐志平组织邵东车马灯队共演出13晚150余场次,所到之处,热闹非凡。有的群众听说车马灯要来了,早早地吃了晚饭等候;有的市民从乡里到城里、又从城里到乡里,几乎场场观看;有的“追灯族”连夜开车,从怀化洪江市等地赶回专程观看车马灯。

当地乡土诗人赞道:“野鸡坪镇黄家村,耍起一班车马灯。走村串户贺新年,非遗保护和传承。骏马驰骋威风凛,车子姑娘耀古城。锣鼓喧天鞭炮响,湘中大地热腾腾。”“新春走基层,且看黄家村。传统车马灯,欢快闹新春。群众兴致高,早早候场等。志平总策划,优秀传承人!”

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东车马灯”,在这两年的巡演活动中,唐志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总策划、又是总导演,既是驾驶员、又是主演员,带头饰演“打岔”的“三花子”、“秀恩爱”的“四哥哥”、“数课子”“讲好话”的“说书人”。妻子胡玉莲协助后勤,儿子、儿媳和2个女儿关注点赞,大弟唐志超是花鼓戏演员,参加戏曲表演,二弟唐福宏负责司鼓,小弟唐志勇负责指导窜灯。四位亲兄弟、四个好家庭,都热心组织和参加耍车马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颂。

2015年5月,邵东县政府公布将“邵东车马灯”列为邵东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1年2月,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认定唐志平为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东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

唐志平说,他希望早日将邵东车马灯申报为邵阳市市级、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争取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助力打好文化创意牌、非遗与旅游融合牌。

--> 2023-03-07 记 者 陈贻贵 通讯员 羊 声 羊宏斌 ——记邵东市非遗项目“邵东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唐志平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41830.html 1 “古文化”的“新脉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