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黄光军

有人说酸甜苦辣咸五味当中,湖南人独爱辣,此话不假。湖南菜油足盐重、浓滋厚味,尤为嗜辣。湖南人无辣不欢,有辣万事足。

1998年我们组团到江浙沪旅行,知道彼处饮食清淡,故而在长沙上飞机前特意让餐馆炒了份豆豉辣椒,多情的辣椒随我们一路远游。果不其然,江浙沪凡食必加糖,早餐尚可将就,午餐、晚餐以糖下饭,粒粒如梗在喉、难以下咽。带来的两大盒辣椒两天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干巴巴地过,海鲜摆满桌,手板大的螃蟹没人动筷子,口里淡出鸟来,就是无法下饭,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十天行程饿了八天肚子,回到湖南,闻到辣味都是香的,美滋滋吃了顿辣椒,全身每个毛孔里都写满了惬意。

2019年我到广西,在广西民族学院里闲逛,想尝尝当地的烤翅。服务员态度很好,听我们口音是湖南的,特意问加不加辣,微辣特辣还是超辣?我们选了超辣,服务员把鸡翅递给我们,目不转睛看着我们把鸡翅啃完,好奇地问我们“辣不辣?”我们回答:“还好,不算辣。”服务员满脸不可思议,“这还不辣?闻着味儿就把我熏晕了!”

上海菜喜甜,多加糖,广西菜爱酸,喜加醋,而湘菜曰“吾道一以贯之,惟辣也!”妹妹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广东工作,忙碌半生,临到退休才下厨,问我怎样炒菜。我回答说:“炒菜很简单,油烧滚,下菜爆炒,加盐加辣椒,焖熟就行!”湖南菜确实如此,只要油盐辣椒到位,菜的口味不会差。

我们这一代酷爱辣椒,或许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辣椒现在仅仅只是调味品,而在我们小时候,辣椒却是整个冬天的菜。

那时候,家里可以没有家具,可以家徒四壁,但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少不了。每年冬天,万物凋零,无菜可摘的时候,只有吃坛子莱。盐菜、榨菜、酸菜、泡菜,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而辣椒更是瓦罐里的主力军,剁辣椒、酸辣椒、腌辣椒、干辣椒,辣椒粉、辣椒酱、辣椒豆豉。这些坛子菜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盐防腐,靠辣提味。没菜下饭的时候,从坛子里掏几根酸辣椒,或者弄一勺剁辣椒,三下五去二,稀里哗啦就把饭干下去了。

湖南可以辣椒炒天下,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没什么东西是辣椒不可以炒的。甚至还可以辣椒炒辣椒,用辣椒单独做菜。辣椒切碎加油爆炒,放几粒豆豉,油香辣香随风飘扬,一家炒此菜,十家打喷嚏,这是湖南名菜豆豉辣椒。如果连豆豉都没有,可以把青椒放草木灰里煨熟,取出放擂钵里,加盐加猪油擂烂捣碎,这叫擂辣椒,口感细腻,咸辣之味充斥口腔,足以刺激舌苔上的神经细胞。

一顿辣椒下去,吃得红光满面,满头大汗,湖南人便操起天下人的心来:那些没有辣椒的地方,那些不吃辣椒的人,他们该怎么过啊?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儿离不开空气,湖南人也离不开辣椒,无法想象没有辣椒的人该怎么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惯了辣椒的湖南人性子泼辣,作风剽悍。我到洪江古商城,听到古商城里流传的一句老话:“贵州佬的顶子,江西佬的银子,宝古佬的锤子”。洪江古时是西南要塞,商埠云集,富庶繁华,号称“小南京”,全国各地来此谋生的人很多。贵州人善做官,所以有红顶子,江西人会经商,有白花花的银子。宝庆是古邵阳的雅称,宝古佬戏指邵阳人,锤子是拳头的土话。宝庆人耿直敢打架,一言不合,生死相拼。路见不平辄拔拳相向,不畏权,不怕钱,不受欺辱,湖南(邵阳)人愣是赤手空拳打出了江湖名气。

形容湖南菜只须一个字,辣!形容湖南人也只须一个字,辣!菜辣人也辣,风风火火走天下!

--> 2021-12-14 黄光军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39195.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