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功能于一体

我市首个中医康养中心成养老“新宠”

记者 马娟 通讯员 黄璞

12月8日上午,在邵阳市中医医院北塔院区医养中心失能老人照护区,百岁老人刘静雄坐在走廊上,精神矍铄地与来访人员交谈:“我住进来两年了,这里的医护人员知冷知热,服务好得很,搭帮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健康长寿呀。”

为拓展邵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版图、让中医药为老龄化社会赋能,2019年邵阳市中医医院依托中医药康复保健、疾病预防等诊疗优势,与北塔区政府合作开办全市首个“养老+医养”实体产业。经过两年运营,康养中心床位供不应求,2021年总收入达800万元。成为邵阳地区远近闻名的养老服务“新宠”。

瞄准“新趋势” 拓展发展空间

邵阳地区老年人口众多。根据2021年6月11日市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邵常住的65.6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2436人,占15.60%。这些老年群体很多都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很多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成为“空巢”老人。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痛点”。但目前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多以民营性质为主,且只具备最基本的照料功能,无法为老年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障服务。

正处于发展瓶颈期的邵阳市中医医院找准了这一市场契机,2019年5月,与北塔区民政局合作成立邵阳市中医医院北塔院区医养中心。医养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440平方米,其中医疗养护楼约62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约2240平方米,是邵阳市北塔区首家集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二级中医医院,为北塔区区级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派出50多名专业的医疗人员和专业的临床生活护理员,扶持中心发展壮大。

医养巧“融合” 领航养老产业

与传统养老院不同,邵阳市中医医院北塔院区医养中心既是一座建在“养老院”里的医院,又是一个建在医院里的“养老院”。在传统养老院,老人只得到最基本的护理,一旦生病就要送往医院。但该中心整合了中医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阶段的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的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尤其针对失能、半失能、临终关怀的特殊老年人群体,积极探索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中心已开设急诊科、针灸康复科、老年病一科(失能、失智区)、内二科(大内科)、检验科、功能科、药房、健康养老区等,年医疗区门诊人次约4000人次,出院人次约800人次、健康养老区及失能失智区年入院人次约60人次。这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医养结合模式颇受市民青睐。

康养“新标准” 致力老有所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尤其是城镇老年群体对晚年生活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为了让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心按照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程度不同,分成了医养区和康养区,而康养区又分成了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自理老人三个区域。医养区实行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并重,康养区以生活照护为主,导入健康管理。所有区域均设立了起居室、活动室、康复室、养护站等功能区域,开设了24小时生命体征监控,同时完善了无障碍通道、中心供氧、呼叫系统等硬件设施,创造了邵阳康养行业新标准。

12月8日上午,记者在康养区看到,有的老年人集中在保健理疗室轮流接受艾灸保健,有的老人在棋牌室打牌解闷、有的老人在活动室用手机浏览网页。老人们居住的小单间内都设有一床一卫、床位按住院病房标准配备,氧气、呼叫铃等疗养设备齐全,居住便利、环境优越。

“我换了好几个地方,就数这里条件最好。自从搬到这里,就再也不想走了。”棋牌室内85岁的徐奶奶说。

--> 2021-12-14 记者 马娟 通讯员 黄璞 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功能于一体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39188.html 1 我市首个中医康养中心成养老“新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