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1日

那年我高考

黄光军

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上世纪80年代形容高考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或“鲤鱼跳龙门”,现实情况确实如此。那时候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不足20%,高中进大学的比例不到10%,一百个学生里面出一个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踏过高考这道坎成为天之骄子,是当时所有学生的梦想。

我是1987年参加高考的。从小到大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很好,但英语成绩特别差。初中升高中英语就没及格,高三时我许多英语单词不认得,就像跛子靠一只脚走路,考场上肯定考不过别人。我的班主任老师非常着急,多次找我谈话,苦口婆心,谆谆教诲。高三开学伊始,我从单词学起,硬啃语法,囫囵吞枣翻读学生英文报刊,广泛浏览阅读理解题目,自学哑巴英语。一年努力,堪堪与广大英文单词混了个见面熟:基本认得,背过身去全都写不出。如此投机取巧,应付考试却刚刚好,高考时英语竟然考了78分。当年英语总分100,78分已经考赢了绝大部分学生。

我从小到大成绩平平,偶然闯进班级前五,那就是撞大运了。谁也没有想到,那年高考,名不见经传的我竟然考了理科应届生全校第一名。默默无闻的我因此而在那一届毕业生中享有盛名。

1987年进入高校的学生,遇到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即毕业后由统一分配变成了双向选择,成绩好的毕业生优先选择工作单位,成绩差的虽然也包分配,但却是人家挑剩了的地方。这一模式持续了十来年,到1996年左右开始实行指导就业制度了,所谓指导就业,也就是不包分配了。

上世纪80年代就业压力很小,城镇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后便有一个工作在等待他,所以高考虽然是条金光大道,但仍有许多人敬而远之,绕过高考直接进入了社会。现在我们这一代都垂垂老矣,女同学退了休的很多,男同学也都站在退休的门槛上。回首这半生,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非常庆幸自己通过高考进入了高校。当年考进高校的人,其后的人生道路总体来说要远远好于没有进入高校的。没有进入高校的人,即便有个别同学过得很好,走出了自己的路,但这只是个例,不足以推翻如下结论:高考是有价值的,值得你去为它拼一拼。高考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高考是扇门,勇敢地走过这道门,缤纷多彩的世界正在等待着你们!

--> 2021-06-01 黄光军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9781.html 1 那年我高考 /enpproperty-->